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表达作者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

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

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

扩展资料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为: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创作背景:

裴迪是王维的好友,两人同隐终南山,常常在辋川弹琴赋诗,此诗就是他们的彼此酬赠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五柳”是陶渊明。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值,遇到。接舆,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近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8
作者王维,这首诗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