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蓄满产流?

工程水文学

  蓄满产流又称超蓄产流。因降水使土壤包气带和饱水带基本饱和而产生径流的方式,是降雨径流的产流方式之一。在降雨量较充沛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地下潜水位较高,土壤前期含水量大,由于一次降雨量大,历时长,降水满足植物截留、入渗、填洼损失后,损失不再随降雨延续而显著增加,土壤基本饱和,从而广泛产生地表径流。
  蓄满产流这一术语是中国水文学家基于中国江淮流域,尤其是江南河网化地区具体情况提出的,它对产流理论和降雨径流形成规律的探索,雨洪预报方法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填洼:降水在产流以前要经受许多损失,其中包括:①植物叶面截留;②渗入土中补充薄膜水与毛管水;③填满地面的凹坑,称为填洼。如尚有剩余,就成为产流量
  包气带是指位于地球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质介质。有时人们也把包气带称为非饱和区(unsaturated zone),但是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不完全相同。非饱和区一般不包括潜水面之上的毛细上升区(capillary fringe)和季节性饱和区域。
  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既有重力水,也有结合水。由于饱水带中的地下水连续分布,能够传递静水压力,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饱水带中的重力水是开发利用或排除的主要对象,也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饱水带岩层按其透过和给出水的能力,可分为含水层和隔水层。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水的岩层。隔水层则是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关键在于岩层所含的水的性质。空隙细小的岩层(如致密粘土、裂隙闭合的页岩),含的几乎全是不能移动的结合水,实际上起着阻隔水透过的作用,所以是隔水层。而空隙较大的岩层(如沙砾石、发育溶岩的可溶岩),主要含有重力水,在重力作用下,能透过和给出水,就构成了含水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5
又称超蓄产流。因降水使土壤包气带和饱水带基本饱和而产生径流的方式,是降雨径流的产流方式之一。在降雨量较充沛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地下潜水位较高,土壤前期含水量大,由于一次降雨量大,历时长,降水满足植物截留、入渗、填洼损失后,损失不再随降雨延续而显著增加,土壤基本饱和,从而广泛产生地表径流。此时的地表径流不仅包括地面径流,也包括壤中流和其它形式的浅层地下水产流。蓄满产流方式往往不能在山区流域上普遍实现,在平原区则容易发生。在土层较薄的坡脚,由于饱和坡面流的存在,也具有蓄满产流意义。蓄满产流这一术语是中国水文学家基于中国江淮流域,尤其是江南河网化地区具体情况提出的,它对产流理论和降雨径流形成规律的探索,雨洪预报方法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程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