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正确姿势、方法和技巧

详细点

保持头与肩的稳定,头要正对前方。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2

跑步的姿势和方法:

保持头与肩的稳定。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从颈到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

脚应落在身体前约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线。如果步幅过大,小腿前伸过远,会以脚跟着地,产生制动刹车反作用力,对骨和关节损伤很大。正确的落地时用脚的中部着地,并让冲击力迅速分散到全脚掌。

跑步的技巧:

1、在跑步时,腾空脚落地时要中位脚先着地,脚掌就不要着地。

2、摆臂要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自然的随着脚步而摆动,要抬头挺胸。

3、跑步时的呼吸一般采用鼻吸嘴呼,体力下降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嘴吸嘴呼方式。

4、手要微微握住,大小臂屈成约90度,前后自然摆动。

5、头与肩都要保持稳定。头要目视前方,下颚微收但不要低头。

6、用大腿带动小腿,膝关节要朝向脚尖方向,抬到合理的高度后放下再重复。双脚要放松,不要紧缩脚趾,脚抬高到离地10厘米就可放下重复。脚掌落地时前脚掌不要太用力蹬地,以免造成小腿肌肉发达。

扩展资料:

跑步前一般可做以下几节准备活动:

(1)站立,两手叉腰,交替活动踝关节;

(2)半蹲,两手扶膝活动膝关节;

(3)两腿交替高抬腿,活动髋关节;

(4)两手叉腰旋腰,活动腰部;

(5)一手扶持,依次前后踢腿、活动髋、膝关节;

(6)前后弓箭步压腿;左右压腿,牵扯腿部韧带;

(7)上体前后屈以及上肢的轻微活动等。

只有正确的姿势才能让你跑得快,效率高,而且不易受伤。消耗脂肪的关键之一是尽量用接近你的无氧界限(无氧阈)的运动强度跑步,而正确的姿势能使你无需浪费额外的能量就能达到这个强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跑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一、跑步的正确姿势:

首先,人的左脚要学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90厘米左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二、跑步的方法:

身体先停止摆动,左脚向前大半步,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跃出去,跑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落脚姿态前掌跑、全掌跑以及后掌跑,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三、跑步技巧:

1、头和肩

跑步动作要领——保持头与肩的稳定。头要正对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两眼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避免含胸。动力伸拉——耸肩。肩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还原后重复。

2、臂与手

跑步动作要领——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左右动作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手指、腕与臂应是放松的,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

动力伸拉——抬肘摆臂。两臂一前一后成预备起跑姿势,后摆臂肘关节尽量抬高,然后放松前摆。随着动作加快时越抬越高。

3、躯干与髋

跑步动作要领——从颈到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后仰,这样有利于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摆时积极送髋,跑步时要注意髋部的转动和放松。动力伸拉——弓步压腿。两腿前后开立,与肩同宽,身体中心缓慢下压至肌肉紧张,然后放松还原。躯干始终保持直立。

4、腰

跑步动作要领——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过于挺直。肌肉稍微紧张,维持躯干姿势,同时注意缓冲脚着地的冲击。

动力伸拉——体前屈伸。自然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躯干缓慢前屈至两手下垂至脚尖,保持一会儿,然后复原。

5、大腿与膝

跑步动作要领——大腿和膝用力前摆,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侧向动作都是多余的,而且容易引起膝关节受伤,因此大腿的前摆要正。动力拉伸——前弓身.两脚站距同髋宽.双手放在头后.从髋关节屈体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头肌感到紧张。

6、小腿与跟腱

动力伸拉——撑壁提踵。面向墙壁约1米左右站立,两臂前伸与肩同宽,手撑壁。提踵,再放下,感觉小腿和跟腱紧张。

扩展资料:

1、健身跑步锻炼一般安排在早晨最好,其次是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中年人由于工作,一般安排在早晨锻炼,一是不与工作发生冲突;二是早晨跑步空气新鲜,新鲜的空气对呼吸系统有好处。另外,人经过睡眠,体力得到恢复,但从生理上讲人仍然存在一定的抑制状态。早晨锻炼,有利于神经的兴奋、振奋精神,促进新陈代谢,对保持充沛的精神和体力投入一天的工作大有好处。

2、早上的氧气含量少(植物呼吸作用),空气新鲜只是可吸入颗粒少,而且傍晚人的精神状态最佳,所以应在晚上大约五点至六点进行锻炼。

3、饭前、饭后不宜进行跑步。饭后跑步或跑步后立即进食都会引起胃酸分泌减少,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会引起胃病,一般饭后1个小时后进行锻炼为好,睡前跑步锻炼不好,睡前锻炼会使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多梦或不容易入睡的不良反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跑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6

一、跑步的正确姿势

1、正确的跑姿由上肢摆臂、躯干稳定和下肢摆腿等几个部分组成,同时它们有机构成一个整体,因为跑步是一项全身运动,需要上肢、躯干和下肢协调配合。

2、头部正直,躯干挺胸收腹并略微前倾。

3、以肩为轴心,自然前后摆臂,摆臂不要越过身体正中线。

4、着地点靠近臀部下方,即重心投影点,同时着地轻。

5、适当控制步幅,不可过快过慢,一分钟180步左右为正常。

5、同时跑姿应该与速度匹配。

二、跑步的正确方法

1、平时跑步应当注意频率。一周跑步三到四次为最佳,不必天天跑,跑步如果是以健身为目的,就要配合休息,否则疲劳过度,身体反而会出现毛病。

2、持续时间20分钟以上,心率120次/分钟以上(青年人)。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是基于“超量恢复”这一理论:超过身体正常负荷量的运动量能带给肌肉和内脏比较强烈的刺激,于是身体就会组织“资源”去增强相关的功能,所以身体的健康水平、运动能力便会上升。

3、跑步时尽量保存匀速。匀速跑步可以保持呼吸的顺畅和体内热量的正常消耗,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4、每次跑步的时间可随着锻炼的逐步加强而延长,但切记不可突然加大运动量,对身体来说是一种伤害。

5、跑步时头与肩的最佳姿势头与肩都要保持稳定。头要目视前方,下颚微收但不要低头。

6、跑步时,肩先放松下垂,然后尽可能上耸,停留一下,恢复原来的姿势再重复。

7、用大腿带动小腿,膝关节要朝向脚尖方向,抬到合理的高度后放下再重复。

8、双脚要放松,不要紧缩脚趾,脚抬高到离地10厘米就可放下重复。脚掌落地时前脚掌不要太用力蹬地,以免造成小腿肌肉发达。

三、跑步的技巧

1、跑步时身体保持正直,以脊椎来支持身体大部份的重量,肩膀稍微向後,骨盘稍微向前,眼睛直视前方,最重要的是放松全身,才不易导致疲劳。

2、手臂动作:须维持身体平衡,与身体保持一点距离,手臂必须放松,并配合脚步摆动。 保持双肩放松,否则就会弯腰驼背,更容易疲劳,脖子也更易僵直。

3、腿部动作:脚在着地时,足部正好在膝盖正下方,保持膝盖微弯,可以吸收地面冲击力,减少膝关节受伤的可能性。跑步时用脚心着地,不是脚跟哦。

4、呼吸方式:跑步时摄取足够氧气,若无充分氧气供应运动的肌肉,则无法持久运动. 腹式呼吸可不断供应氧气给运动的肌肉,也可预防跑步时引起的侧腹痛. 每跑2-4步呼吸一次,肌肉有氧气持续功应,较不易酸痛疲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17

正确姿势如下:

1.头部与肩部:头部要保持在肩部的正上方,不要向左右偏,头与上身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上身基本正直,稍微前倾,同时跑步过程中面部肌肉要放松,这会使您节省很多体力。

2.臂和手:肘关节弯曲稍大于90°,两手自然握拳,前摆时手稍向内,后摆时肘稍向外,同时要保证双臂始终向前摆动,手臂和肩膀也要有意识地向后扩。

3.臀部:保持臀部在身体的正下方,而不能将臀部向前撅起,也不要把整个身体向前倾,这样会引起后背疼痛,降低跑步效率,同时您将会发现您不能轻易将膝盖抬高。

4.大腿和膝:大腿前摆不宜过高,腿部后蹬不要充分伸直,长距离跑步时膝盖不要抬得太高,只有短跑选手或在上坡时才需要太高膝盖。

拓展资料:

跑步的定义是指陆生动物使用足部移动。它在运动上的定义是一种步伐,双脚不会同一时间碰到地面。它亦可以是一种有氧的运动或厌氧的运动。

关注健身与跑步,是对体能最基本的要求,要跑步,要先健身,加强体魄,同时跑前可热身,避免跑步影响身体健康。跑步锻炼是人们最常采用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跑步技术要求简单,无需特殊的场地、服装或器械。无论在健身房、运动场或马路上,甚至在田野间、树林中均可进行跑步锻炼。可以自己掌握跑步的速度、距离和路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