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庶族是最适合帝国的一种统治阶级,曹操是庶族为何败给士族,在后来隋唐时期庶族又为何胜了士族

那位高人指点一下

唯物主义历史论告诉我们,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坛上你死我活的搏斗,
其根源正深藏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中。不管人们提出什么奇奇怪怪的口号,作为
自己的政治旗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而这又关联于一定的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不但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这种大的社会更
替是如此,在同样性质的制度下,上层的政治斗争,同样是决定于经济基础的,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反映。同一制度下,如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生产关系因生
产力的变化,会有不同的形式,并决定上层的斗争与最后结果,最后又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同是封建阶级,也有新与旧、先进与落后、进步与反动的区别。如隋唐时
,旧的士族就是落后的、保守的、反动的阶级。隋炀帝就严厉地打击过南方士族。
但他自己后来也成了旧隋腐朽势力的代表,并被历史淘汰。
历来封建史家很少关心经济问题,尤其不懂得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给我们留下
的历史资料很少。唐高宗时期的资料尤被抹杀。但我们仍可从一些间接的材料,无
意的透露中,看出一些端倪。《暴君李世民与贞观、永徽之乱》与《前唐第一权臣
、外戚长孙无忌与第一奸臣褚遂良》提到的,永徽饥荒与碾硙有关,就是一个因素
,但决不仅于此。
早在唐前中国就已经出现均田法了。这不仅是农民阶级与封建主斗争的结果,
也是新兴庶族地主与旧士族势力,在经济上斗争的结果。前者拥护皇权,想通过皇
权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均田依赖于皇权也有利于皇权。(当然李世民等的皇权,是
依赖于旧士族势力的)武德七年唐高祖李渊又定律令制定了均田法。按该法,每丁
给田一百亩,其中二十亩世业田可以继承,八十亩口分田,身死入官,更以给人,
再以丁计租庸调,另外再收些田税户税。从数额看并不很重,《唐高祖起义晋阳》
已说过,简直不能算剥削,似乎天下百姓有田可耕,可以安居乐业了。但实际情况
远非如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7
问题有点不对,曹操其实并不是庶族出身,他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其父亲据说官至太尉,至于败给士族就更无从谈起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没法算是失败吧,至于赤壁之战失败的具体原因有很多,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是哪一“族”败给哪一“族”。
隋唐时期庶族的兴起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当时统治阶级借鉴前代历史经验,为维护其统治打击门阀势力,特意启用了一批庶族官吏,并开始了科举制度,这也是庶族势力兴起的最直接原因吧
第2个回答  2007-12-09
任何政权在建立之初,为了对国家利益进行重新划分,都会重用庶族,打击士族.

因为庶族政治根基不深,比较容易满足.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原来的庶族中的一部分和原来士族中的一部分相结合,形成新的士族.

历史是一个又一个循环.
第3个回答  2007-12-08
曹操不仅不是庶族,而且是大大的士族。
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是汉初名臣夏侯婴之后;后来过继给宦官曹腾,而曹腾又是汉初名臣曹参之后……
所以说,曹操根本就是一个双料士族。
第4个回答  2007-12-07
曹操平定乱世 用的是武力需要庶族 但治世得有世族支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