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 冬夜读书示子聿

速度,快啊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注释】
示:教导;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遗:保留
浅:肤浅,浅薄;
绝知:彻底弄清楚;
躬行:亲自实践。

【解说】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注释】
示:教导;
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遗:保留
浅:肤浅,浅薄;
绝知:彻底弄清楚;
躬行:亲自实践。

【解说】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勤学不息,写下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其中当属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一首哲理诗,写于宁宗庆元五年(1199)。整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子聿是陆游的儿子。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置之脑后,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

诗的前两句,作者讲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从古人做学问入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此乃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作者谈从书本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这是学者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他的独到见解,不仅在古代,对做学问、求知识之人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30
2、辨清字形,然后组词。(4)
喧( )堪( )涤( )眬( )锥( )蔚( )
渲( )湛( )条( )胧( )推( )慰( )
3、按要求写成语,至少四个。(4)
歌颂人物品质的: 表现学习努力的:
描写自然风光的: 反映改过自新的:
4、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下列每组两句话连接起来。(3)
⑴ 海洋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 海洋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⑵ 周总理离开了我们。
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⑶ 你每门功课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你不能沾沾自喜,自满自足。
5、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4)
⑴ 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改写成拟人句)
⑵ 马上要进行期末考试了,我们要努力学习。(改写成反问句)

⑶ 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缩句)
⑷ 教室里可真静。(改成夸张句)
二、积累和运用(16)
1、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学了这部分,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你明白了 。
2、这时候,他觉得 。 :"海边的孩子, 。"你是怎样理解爷爷的这句话的: 。
3、《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这样写道: , 。
, 。这首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4、把下句子补充完整:
⑴ 吾生也有涯, 。
⑵ ,绝知此事要躬行。
⑶ 少壮不努力, 。
⑷ 黑发不知勤学早, 。
⑸ ,下笔如有神。
⑹ 书山有路勤为径, 。
5、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学了许多的名言警句。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是: 。你喜欢它是因为: 。
二、比一比,再组词。5分

畜( ) 描( ) 排( ) 奉( ) 潮( )

蓄( ) 瞄( ) 绯( ) 泰( ) 嘲( )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8分

完( )无( ) ( )然( )立 ( )草( )根 络( )不( )花( )( )簇 针( )( )对 螳( )捕( )( )转悠( )

四、找近义词。4分

惊愕( ) 喧闹( ) 宽恕( ) 摇撼( )

五、解释下面带点字和词的意思。6分

1、诸侯国会乘虚而入。

2、司马迁入狱受了酷刑。

3、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

六、在下面的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7分

1、( )你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 )要用美德去占据它。

2、弯曲( )倒下和毁灭,( )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3、( )秦王那么厉害,( )蔺相如毫不惧怕,寸土不让。

4、夹竹桃( )有韧性,( )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我爱上了它。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充。14分

1、 , 。 , 。(《冬夜读书示子聿》)

2、司马迁 ,用了整整18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

——《史记》。这是一部 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3、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

的"麦穗",就 地摘下它,有的人则 ,一再地 。(《最大的麦穗》) 二、填写成语。(8%)

1、 风 雨 风 雨 风 雨 风雨

2、把成语补充完整。

( )然大悟 ( )然悔悟 ( )然正气

( )然大怒 ( )然屹立 ( )然有序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今年的奥运会在( )的希腊雅典举行。中国运动员杜丽( )拿到了第一块金牌。其他队员也( ),一共拿了32块金牌。特别是女排姑娘,她们最终和俄罗斯女排( )。她们的实力明显高于俄罗斯女排,她们自以为( ),可是,她们连输两局,她们只有( ),此时的姑娘们( ),最后终于战胜了俄罗斯女排。

三、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5%)

1、平时不注意锻炼动手能力的人,即使遇到一点小事,也只能望洋兴叹。

"洋"在句子里指

2、要写好作文,就得注意观察。如果平时不去搜集,到了写作的时候就会因资料太少而无话可写。

"搜集"和句中的 搭配最恰当。

3、这些庞然大物,身长丈余,最大的足有3吨重。这大概就是它们有恃无恐的原因吧。

"有恃无恐"的"恃"是依仗的意思,句中的河马依仗 而"无恐的"。

4、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的"虚"在文中指 ,

不堪设想的后果指 。

四、句子练习。(8%)

1、下了一夜大雪,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白了

(照样子,写句子) 。 2、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改成陈述句) 。 3、大家都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掀翻了。

(改成比喻) 。

4、请你为班级布置两则读书方面的名言。

A、

B、

五、填空。(15%)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1.5%)

掀起 纠纷 履行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2%)

不( )三不( )四 一( )五一( )十

(A.bú B. bù C.yí D.yì)

3、在括号里填上和加点词意思相反的词。(1%)

今天的中队活动,内容是讨论怎样向先进的同学学习,怎样帮助( )的同学;形式是先集中读两篇文章,后( )讨论。

4、按课文内容填空。(10.5%)

(1)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 ;但是香气却 ,地从花枝上 了下来。它把影子 到墙上, , ,可以引起我许多 。

(2)树林内外, , , ,似 ,如 ,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 。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两首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分别是《 》

和《 》,其中反映他渴望祖国统一的古诗是《 》, 这首古诗的诗句是 , 。 ,

(4)确实,弯曲不是 ,而是 。弯曲在文中指 。

5、名句填空。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不以规矩, 。《孟子》

老子这样看待祸福 。达尔文这样看待机会 。

二、根据提示,各写三个成语。(9分)

1、我们赞美长江,因为它 、 、 。

2、之所以敬佩司马迁,是因为 、 、 。

3、在抗击海啸的战斗中,全世界人民 、 、 。

三、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4分)

1、我们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分辨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 )、( )( )。

2、热爱和平,反对( ),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刺槐林里可热闹啦, 。(把句子补充完整)

2、请用一句名言或诗句赞美哈尔威船长。

3、请你为这次"印度洋的海啸"献爱心活动设计一条标语。

4、老师常用朱熹的诗句" ? "教育我们,要写好作文,就必须不断读书加强积累。

五、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3分)

1、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2、在 里,看不出有什么 ,也看不出有什么 , 。......这一点 ,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 ?(《夹竹桃》)

3、"蝉、 、 ,它们

却 !"这就是成语 的意思。

二、按要求答题。(3+4+3+4+2=16分)

1、"一"在下列词语中怎样读,请标出声调。(3分)

yi yi yi yi yi yi

一目十行 正月初一 一板一眼 一心一意

2、关于合作方面的成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表示"笑"和"想"的词语各三个。(3分)

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使它与前面的词能搭配起来。(4分)

牢记( ) 揭开( ) 欣赏( ) 瞄准()

打消( ) 倾诉( ) 倾注( ) 宽恕()

5、照样子写两组这样的词语。(2分)

例 :样式-式样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 天空可真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勿以恶小而为之, 。

二、读读下面一段话,联系语境,填上合适的成语。5%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 ),他用了13年时间( )完成了这部辉煌的巨著,面对( ),他蒙受了( )。然而为了完成《史记》。他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今天,我们阅读这部伟作,景仰、赞美之情不禁( )。

三、句式练习。11%

1、用关联词将下列句子写完整。4%

( )春天没有播种,( )秋天就不会有收获。

春天( )不播种,秋天( )不会有收获。

2、没有什么改变得了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2%

改为反问句式。 。

3、看看你的词语仓库有多少积累,用"×立"的词语填空。3%

例:一排排白杨像(站立)的哨兵。

(1)人们( )在周总理的塑像前久久不肯离去。

(2)埃及金字塔巍然( )在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

(3)上海东方明珠塔高高( )在黄浦江边。

4、把句子描绘具体。雪下得真大呀, 2%

四、填写诗句。4%

1、 劝君莫惜金缕衣, 。2、 ,为有源头活水来。

3、纸上得来终觉浅, 。 4、春潮带雨晚来急, 。

五、阅读了本册教材,看看你有多少积累和收获,请完成下列填空。15%

1、《船长》一课中,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

。你认为哈尔威的做人之道是 。

2、《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有这样的话:有的人见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

有的人则东张西望, 。"麦穗"加了双引号,意思是 。

3、《爷爷的芦笛》一课中,强强经过狂风暴雨的漫漫长夜以后,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是:" "。你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 。

4、《观书有感》的后两句是 ,这两句诗给我的启示是 。

5、《山谷中的谜底》最后一句:确实,弯曲不是 ,而是

参考资料:2、辨清字形,然后组词。(4)

第2个回答  2007-12-20
自己想
第3个回答  2007-12-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