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个烧杯,一段时间后出现小水珠 一定是化学变化?

(冷而干燥的烧杯)
可不可以是 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 空气碰到冷的烧杯壁而液化???那就不能说明这时化学变化了咯?
蜡烛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不可能是空气碰到烧杯壁液化产生的小水珠,如果可以的话,在蜡烛没点燃的时候烧杯壁上应该已经有一层空气液化产生的水珠了,那就不算干燥的了。冷而干燥的意思是 不足以使空气液化但可以促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凝结传热。 所以结果只能是蜡烛燃烧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发生热传递,而自身凝结在烧杯壁上形成水珠。 而蜡烛燃烧是个氧化还原反应,这其中牵扯到元素结合中能量的释放,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等问题,所以严格来说算是化学变化。按照初高中的定义来说,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反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7
哲学上说,发光发热只是表面现象,化学变化属于本质。现象不等于本质,但是一定的现象可以反应本质。

举例来说太阳也发光发热了,但这个是化学反应吗,显然不是,属于物理变化:核聚变。蜡烛发光发热了是化学变化么?确实是:来自于蜡烛中烷烃与氧气的结合。 但是你要是说,由蜡烛发光发热了这个现象,然后我就推出结论蜡烛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这种推论是极不负责任的。

楼主的思考是对的,可以是液化造成。如果是考试资料上的题,楼主不要鸟他即可,现在各种鸟人乱出资料。如果是省级国家级试题,一般是不可能的,因为命题人不会这么弱智,出这种有争议性的题。如果是你亲爱的老师自己出的题,他说啥就是啥吧,但一定要记住真理是那样子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28
首先你要明白蜡烛的成分:高碳烷烃混合物,正二十二烷(C22H46)、正二十八烷(C28H58)以及添加物质硬脂酸(C17H35COOH)(增加柔软度)。所以一般来说蜡烛燃烧是不完全燃烧(主要是含碳元素约85%)。因此一般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一个烧杯,一段时间后烧杯底会变黑,主要是含碳量高不完全燃烧的缘故,而一段时间后出现小水珠,主要是燃烧过程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小水珠。所以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反应(烷烃燃烧),又有物理反应(液化:水蒸气遇冷凝成水)。蜡烛发光发热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产生的。

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4-27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至于出现水珠,就是你说的那样~~但不是化学变化·~~~你再仔细看看化学变化的定义。。 发光发热是一种现象,化学变化一般伴随这种情况,但也不绝对。。。但不能根据发光发热,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也有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说电能朝光能的转换
第4个回答  2012-04-27
是化学变化,首先蜡烛是有机物,有机物燃烧都会生成水,遇到烧杯壁冷凝变为液态水
另取一干燥烧杯,滴上一滴澄清石灰水,再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CO2
(可能有少量SO2干扰实验),生成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