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爱情那么难

为什么爱情那么难

从本质上看,爱情是一种人际吸引,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大脑生理系统的调制,比如多巴胺、血清素、性激素等。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感觉兴奋和愉悦,而血清素的降低,促使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中意的对象,性激素的分泌让我们有交配冲动。从这个意义上看,只要生理功能健全,爱情的发生并不困难。它可以跨社会地位、超越年龄。从准入门槛来看,恋爱,是低准入门槛。

然而,谈一场恋爱,和维护好一段爱情关系不同。热恋中的人,不用任何外部激励,都会不知疲惫的想要和对方亲近,哪怕说一些外人听起来很无聊的话,也不觉无聊。他们更多凭借人类的本能冲动,兴致盎然又毫无费力的相处。这个过程,不太耗费智商和情商,也不必用意志力控制。可是,人类的大脑并不会永无止境的分泌多巴胺和性激素。大脑还有一个功能:适应。当我们适应了对方,大脑的兴奋度降低,所谓爱情神秘的面纱被揭下,之前未曾觉察的种种现象,才云开雾散般浮现。所以,谈一场恋爱不难,维持一段恋爱则比较难。时间作为一个重要变量,要让爱情在时间的试炼中继续发展,就不能单纯依靠大脑的生理反应,而需要更复杂的“技能”。

而婚姻,又在爱情的基础上增加了N个难度系数。本质上,婚姻不仅仅是一种亲密关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它不是在爱情的基础上简单增加了一些内容,而是从一道简单的加减法题变成了微积分。因为婚姻本身就暗含着对人的要求,比如婚姻中的道德感(保证婚姻的忠诚度),协作能力(婚姻构成了一个家庭,家庭则需要彼此协作,应对现实),人际交往能力(介入对方的人际圈,和对方的亲人相处),心理成熟度(情绪稳定性,包容度等)。

更重要的是,婚姻需要两人核心价值观基本一致,生活习惯方面不冲突,且有共同的生活愿景。最后,经济能力也是婚姻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婚姻家庭的矛盾,都是由金钱的短缺或分配冲突导致。可以看出,要达到以上的条件,已经不易。就算以上几点全部满足,欠缺了一点冲动、一点爱的“感觉”,也不一定成就婚姻。所以,从难度系数上来看,爱情的发生是低难度系数,爱情的维系是中等难度系数,婚姻则是高难度系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5
古往今来,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
可就在当今的社会里,结婚无形中已成为一个大问题,结婚前的女人是幸福的,结婚前的男人是痛苦的。无疑,这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常识和亲身体验很容易得到一种认识,与购房难、上学难、看病难一样,“结婚难”也已成为一种社会现实,尽管它与前“三难”有关联甚至就是前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自己而言,也是当前最头疼的事情。
  每个人都想拥有伟大的爱情,可爱情与婚姻似乎还有很大的差别。现代人结婚,好像已愈来愈难。很多人以为爱情是多么伟大,惊天地泣鬼神的东西,结果往往都很失望。不要以寻找梦想中的爱情的心态去找,那就太玄乎了,人就是应该以现实的心态去寻找能和自己相濡以沫,互敬互爱的伴侣。在过去十几个世纪里,无论是男人或女人,每个人都要结婚,而且必须结婚,绝对没有“不结婚”这个或然率存在。然而,时移中往,几千年实验下来,现代人突然发现:
  第一、爱情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爱。而婚姻就有所不同,既不会出现白马王子,也没有白雪公主。
  第二、如今的社会里,有许多好女人就没有结婚,不结婚的好男人更是不计其数。一个人不结婚自然算不了什么。
之所以结婚难,主要体现在较低收入人群中,因此它的根子还是财富差距过大。据有关专家分析,一是因为人们更容易把它看成是自己的能力问题而不便张扬;二是城市中主流人群里这个难题大多靠父母、家族的合力资助有所缓解;三是对普通人来说结婚花费不象“三难”那样“硬”,而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凑合。但如果大量进城“二代”到了结婚阶段,“买房难”之类问题更加普遍化,许多人低收入问题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那么“结婚难”的负面效应就将辐射到很多方面并显性化。
  据悉,现代婚姻下的夫妻类型,可以归纳成三种:生命共同体型:这一型夫妻,有共同的人生目标可以并肩经营,性格上也刚好互补;各取所需型:这一型,你身上有我要的素质,我身上有你要的条件,因此可以共同生活;互不相干型:这一型夫妻,在偶然或冲动下结婚,然后发现彼此并不需要同时存在,只好选择各过各的。第一种人很少,比例上不会超过百分之十;剩下第二、三种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已婚者,继续在婚姻生活里悬浮摆荡,然后慢慢开始怀疑起当初的爱情。
  我一直觉得,现代人最大的迷惘,不在工作,也不在生活,而在婚姻。这一群眼光锐利、锱铢必较的现代人,可以征服工作,擅长安排生活,却不会处理婚姻、也不知道它需要处理。他们当初带着鲜亮的爱情走进结婚教堂,以为爱情就等于婚姻,更可以换来幸福,结果却在真实的婚姻生活里看到了枯萎的爱情花瓣。
如今的男女结婚,当成了家常便饭,今天结明天离,再结再离,再寻找爱情,再......
  他们继续婚姻、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于是,大部分的人最后都得到了婚姻疲乏症。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就连恋爱婚姻的程序也可以变成更简单快捷的方式。“闪婚”者盲目而过快地寻求感情上的慰藉,使得婚恋过程就像吃快餐一样,饱了就行,营养的事就顾不得了。但婚姻恰恰是需要营养的,两者是需要相互了解,这也是“闪婚”缺乏的。
  婚姻毕竟不是游戏,两人一旦缔结婚姻就要承担生育、相互扶持、照顾等责任和义务,更要增加一份对家庭和社会的思考,不然“闪婚”迎来的只能是“闪离”。
  我们的上上代,婚姻还停留在利益阶段;我们的上一代,爱情、婚姻处于混沌状态。我们的传统告诉我们:婚姻没有问题。于是我们这一代只进步到:知道婚姻有问题,但不去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的结果,当然是长期的不适应与永远的疲乏。
  结婚如此的困难,它是不是必要的呢?现代人也可以选择不结婚。如果你适合结婚而选择了不结婚,那么被损毁的只是一个人的人生;如果你不适合结婚而选择了结婚,那么被损毁的就是两个人的人生了。如果为了结婚这下定了决心,愿意放弃一切,那么这就是爱情,伟大的真正的爱情。而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现实中的爱情,最爱的,总是得不到的......得而复失,患得患失,乍得还失,更悲!曾经恋爱过的都明白,童话式的天长地久只属于童话,不属于现实。
  最美的爱情和婚姻往往是想象出来的,虚有的,也许只有在梦里才显得真实。现实中爱情是“浪漫”,婚姻是“柴米油盐醋”。有人说,结婚后就像进了围城,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每个人的婚姻,更像一颗猫眼石,透明而又复杂。婚姻可以一丝不挂,肌肤的裸露,亦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出诚意的姿态。
  爱情只是爱情,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爱情也不足以构成婚姻的所有条件;走过爱情,碰上婚姻,你得从头开始建构。现代人的婚姻,是一种永恒的悲剧。爱情是你只看得见那个人的优点和一部分缺点而决定去爱他(她),婚姻是看见了那个人所有的缺点时还继续爱着他(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悲喜。不是每一对恋人都能走进婚姻的殿堂,也不是每一对夫妻都能白头偕老。有爱情的不一定结婚,结婚的不一定有感情,更别谈爱了。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古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今人?爱情难,结婚更难!人们常说:有爱情没有婚姻是不幸的,有婚姻没有爱情是痛苦的;而我希望每个人既有爱情,又有婚姻。在此子乐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充分享受爱的温馨。
第2个回答  2012-04-25
怎么说呢。你想想,世界上只有人类是有感情的动物啊。爱情只要爱对了人,会变得很简单。虽然随着时间的逝去,会由爱情变成亲情。或者说分手。可是,当你回忆起来的时候仍旧是甜蜜的啊。
第3个回答  2012-04-25
因为爱情,本身就是一团谜,事在人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25
只因你在错的时间遇到了错的人,决定了错误的选择做了错的事!

如果认为回答的不错,请按一下采纳,谢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