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后,性格变化的主要原因?

如题所述

原因:

1、买车梦想破灭

祥子的一生中有一个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于是在自身努力之后三次获得车辆,可是命运与他开了很大的玩笑,又三次失去了自己的车。每一次的失去,对祥子来说都是惨重的打击。虽然祥子一直在努力赚钱,但是总是与希望的生活擦肩而过。

2、遭受婚姻打击

祥子的一生除了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外,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娶到一位自己十分喜欢的妻子,创建一个美满的家庭。经过无数的打击,最终一个老姑娘虎妞走入了祥子的生活。

虎妞对祥子的情感虽然十分真诚,但是祥子并不喜欢虎妞。后来虎妞怀孕,祥子也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可是命运又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虎妞难产死亡带着他们未出世的孩子。

虎妞死亡之后,祥子卖车治丧。不久之后,小福子的出现,让祥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曹先生的出现也给了祥子希望。可是,小福子的死再次打击了祥子。从此,祥子彻底放弃了希望,行尸走肉般活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

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山东大学闹了学潮,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地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中。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连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骆驼祥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5
虎妞的死,让祥子卖掉了车,再次一无所有,小福子是他仅存的一点希望,但是小福子却自杀了,祥子彻底堕落了,变得自暴自弃,所以,小福子的死是祥子性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26
当时世道对穷苦老百姓的摧残
深不见底的黑暗社会,使人们没有活着的希望。
(而且小福子的死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
第3个回答  2012-04-25
老师有说是当时社会原因 还有祥子的命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