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柏乡简介

如题所述

柏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东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与赵县、高邑县相连。东西宽16.4公里,南北长24.4公里,面积26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柏乡镇,距省会石家庄70公里。汉元帝元年(公元前33年)封赵哀王子买为柏乡戴侯,也是柏乡名字的由来。隋文帝开皇16年(公元596年)建柏乡县,史称“槐阳福镇”。柏乡曾是汉光武帝登基之地,有清初重臣,被称为“天下文官祖,三代帝王师”的魏裔介,明代大司徒吕兆熊等。文化古迹有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古鄗城遗址、汉光武千秋亭遗址、唐代崇光寺大石佛、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丹碑刻《贾母贞节碑》等。流传2000年之久的名花汉牡丹,以花大如盘、同株异花、异地不活和神奇传说享誉中外。

柏乡一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当时为侯国,即所谓“汉以此侯封,始有柏乡之名”(《赵州志》),传三世后国除,但故城仍存。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六年于汉鄗城南十八里改置柏乡县,遥取古柏乡县以为名。”李氏所言取古柏乡县为名不确,汉及此后至隋无柏乡县,应为侯国,宋代的乐史注意到这一点,故其撰《太平寰宇记》载:“遥取汉柏乡之名。”

柏乡县境,在春秋时期属晋,晋于此筑有鄗邑(故址在县北二十二里),《柏乡县志》云:“县北二十二里有故城镇(今名固城店),遗民尚存。”战国时南部为赵地,北部为中山国地。赵武灵王三年(公元前323年)筑城于此,后鄗又曾为中山所据,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后,尽为赵之辖域,鄗遂为赵邑。秦代属钜鹿郡。西汉始于鄗邑置鄗县,属恒山郡(高后元年封国,八年后国除为郡),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恒山郡改名常山郡(景帝中元五年封国,元鼎三年国除为郡),仍辖鄗县,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封易侯国,属常山郡,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废易侯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封柏乡侯国(故城在今县城西南十七里),属钜鹿郡。东汉初,鄗改名高邑县,并废柏乡侯国并入高邑县,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高邑改隶中山国,二十年仍属常山郡(永平五年封国,建初四年国徙为郡,永元二年封国,建安十一年国除复为郡)。三国魏初,高邑县仍属常山郡,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隶赵国。晋代因之。北魏时高邑县属赵郡。北齐时,今县地遂为高邑、柏人二县地。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高邑、柏人县置柏乡县(治今县城),属栾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隶赵州,三年罢州为赵郡,仍辖柏乡县。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柏乡县属赵州,并为州治,四年赵州徙治平棘县,仍辖柏乡县,五年赵州更名栾州,柏乡县仍属之,贞观初复名赵州(天宝元年罢州为赵郡,至德二年罢郡复为赵州),仍领柏乡县。五代时期,柏乡县仍属赵州。宋代,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柏乡县省入高邑县为镇,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复析置,仍属赵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赵州为庆源府,辖柏乡县。金代,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降庆源府为赵州,柏乡县仍属之,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赵州改名沃州,仍领柏乡县。元代沃州复称赵州,柏乡县仍属之。明代,柏乡县隶京师赵州。清代,属直隶省赵州。民国二年(1913年)柏乡县属冀南道,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领柏乡县,十七年(1928年)柏乡县始直属河北省,二十六年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建立了柏乡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区。1941年11月,柏乡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十一专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柏乡属冀南区四专区。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柏乡县遂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区四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柏乡县遂属河北省邢台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柏乡县仍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柏乡县划归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柏乡县,并入内邱县。1961年7月9日,析内邱县复置隆尧县时,将原柏乡县辖区一并划入隆尧县。1962年1月,析隆尧县复置柏乡县,仍隶邢台专区(系1961年复置)。1967年12月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仍辖柏乡县。

1993年6月30日,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称邢台市管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9
柏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东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与赵县、高邑县相连。东西宽16.4公里,南北长24.4公里,面积268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柏乡镇,距省会石家庄70公里。

柏乡一名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当时为侯国,即所谓“汉以此侯封,始有柏乡之名”(《赵州志》),传三世后国除,但故城仍存。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六年于汉鄗城南十八里改置柏乡县,遥取古柏乡县以为名。”李氏所言取古柏乡县为名不确,汉及此后至隋无柏乡县,应为侯国,宋代的乐史注意到这一点,故其撰《太平寰宇记》载:“遥取汉柏乡之名。”

柏乡县境,在春秋时期属晋,晋于此筑有鄗邑(故址在县北二十二里),《柏乡县志》云:“县北二十二里有故城镇(今名固城店),遗民尚存。”战国时南部为赵地,北部为中山国地。赵武灵王三年(公元前323年)筑城于此,后鄗又曾为中山所据,公元前296年赵灭中山后,尽为赵之辖域,鄗遂为赵邑。秦代属钜鹿郡。西汉始于鄗邑置鄗县,属恒山郡(高后元年封国,八年后国除为郡),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恒山郡改名常山郡(景帝中元五年封国,元鼎三年国除为郡),仍辖鄗县,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封易侯国,属常山郡,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废易侯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封柏乡侯国(故城在今县城西南十七里),属钜鹿郡。东汉初,鄗改名高邑县,并废柏乡侯国并入高邑县,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高邑改隶中山国,二十年仍属常山郡(永平五年封国,建初四年国徙为郡,永元二年封国,建安十一年国除复为郡)。三国魏初,高邑县仍属常山郡,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隶赵国。晋代因之。北魏时高邑县属赵郡。北齐时,今县地遂为高邑、柏人二县地。隋代,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高邑、柏人县置柏乡县(治今县城),属栾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隶赵州,三年罢州为赵郡,仍辖柏乡县。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柏乡县属赵州,并为州治,四年赵州徙治平棘县,仍辖柏乡县,五年赵州更名栾州,柏乡县仍属之,贞观初复名赵州(天宝元年罢州为赵郡,至德二年罢郡复为赵州),仍领柏乡县。五代时期,柏乡县仍属赵州。宋代,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柏乡县省入高邑县为镇,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复析置,仍属赵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赵州为庆源府,辖柏乡县。金代,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降庆源府为赵州,柏乡县仍属之,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赵州改名沃州,仍领柏乡县。元代沃州复称赵州,柏乡县仍属之。明代,柏乡县隶京师赵州。清代,属直隶省赵州。民国二年(1913年)柏乡县属冀南道,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领柏乡县,十七年(1928年)柏乡县始直属河北省,二十六年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建立了柏乡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区。1941年11月,柏乡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十一专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柏乡属冀南区四专区。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柏乡县遂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区四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柏乡县遂属河北省邢台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柏乡县仍属河北省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柏乡县划归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柏乡县,并入内邱县。1961年7月9日,析内邱县复置隆尧县时,将原柏乡县辖区一并划入隆尧县。1962年1月,析隆尧县复置柏乡县,仍隶邢台专区(系1961年复置)。1967年12月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仍辖柏乡县。

1993年6月30日,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称邢台市管辖。

【拼音】 Baixiang Xian

【位置】 位于河北省南部,邢台市北部。东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与赵县、高邑县相连。东西宽16.4公里,南北长24.4公里。

【面积】 268平方公里

【人口】 18.6万人

【代码】 130524

【邮编】 055450

【驻地】 柏乡镇
第2个回答  2012-04-19
邢台市柏乡简介:
柏乡镇地处邢台市北部,西侧紧靠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柏乡镇历史悠久,古名柏林关,素有“槐阳福镇”之称。隋 开皇十六年( 公元596年)在此新建县城。自建国至今,柏乡镇一直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