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物是怎么规定的?人是物吗?动物是物吗?

如题所述

人不是物,动物是物(饲养家禽畜等动物属于饲养人个人财产,野生动物属于国家财产)。

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权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据此,物权法所称的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其特点是不能与土地分离、移动,或者分离、移动将使其价值明显减损。不动产以外的物属于动产,比如电视机、冰箱、手表等等。另,法律上的权利是法律关系,不是物,但在特定情况下也能成为物权的客体。

动物是物,在我国属于动产,但是,对于森林中的动物,一般认为属于动产,但也有的国家认为森林中的动物依附于森林而存在,因此将其归入不动产。

人当然不是物,任何人都是独立自由的,只有在奴隶社会的奴隶才能作为物,作为动产进行交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08
物,是民事法律关系客体中的一种,是一切财产关系最基本的要素。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物,动物可以作为法律上的物。
民法上的物,是指人身以外,能够被民事主体所支配和利用,并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可以构成人们财产的一部分的物质财富。具体说来,民法上的物具有以下特征:
一、必须能够成为权利客体,即物的非人格性。
二、物包括有体物和自然物。
三、物须为人所能支配。
四、物必须能够满足人的生活需要。
五、物必须能构成人们的财产。
第2个回答  2019-12-02
人的整体只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而人的部分是可以作为客体的“物”,如当人的头发、血液、骨髓、精子和其他器官从身体中分离出去,成为与身体相分的外部之物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视为法律上的“物”。
文字来源于《经济法基础》
第3个回答  2007-12-12
你是不是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