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是低风险地区吗

如题所述

第一、低高中风险区域划定标准

1、高风险区:无症状感染者和病例居住地,以及频繁走动且疫情感染传播风险比较高的活动地和工作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原则来说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依据流调研判结果可调整风险区域范围。

2、中风险地区: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或是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一定疫情传播风险的活动地和工作地等区域,划分为中风险区。风险区范围根据流调结果划定。

3、低风险区域:中风险区、高风险区所在县(区、市、旗)的其他区域为低风险区。

第二、防控措施

1、高风险区域采取封控措施,需要做到“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2、对于中风险区采取管控措施:足不出区、错峰取物。

3、低风险地区实施防范措施,即“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第三、解除标准

1、高风险地区:无新增感染者连续7天,且第7天区域内所有人完成核酸筛查,且结果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域;连着三天无新增感染者调整为低风险区。

2、中风险区域:无新增感染者连续7天,且第7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3、低风险区域:所在县(市、区、旗)没有中风险区以及高风险区,低风险区域改成常态化防控。

第四、风险区外溢人员管控

1、高风险地区:流入地对有高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人实施7天集中隔离。对高风险地区外溢人员,施行7天集中隔离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2、3、5以及第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从离开风险区域开始算)。

2、中风险区域:对有中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以及第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要是不具备居家隔离的条件,则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理期限从离开风险区算起)。

3、低风险地区:流入地对有低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3天之内完成2次核酸检查(3天2检)。

注:外溢风险人员管控措施适用于省级单位流动人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辖区内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管理由各地制定后对外发布。

最新疫情高中低风险区域的健康码颜色说明

一、健康码的颜色

通常绿色健康码表示体温检测后无异常并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正常通行;

黄色的健康码代表要持码者实施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公共场所限制进出;

最后红色健康码代表持码者需要采取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

二、健康码颜色变换

健康码三种颜色会按照持码者进出的疫情高中低风险等级地区而改变颜色。

1、持有绿码人员在没有特殊情况时进去低风险区域,健康码是不会变色的,即显示正常的绿色;如果持绿色健康码者进到高或中风险地区之后,待够一个钟,而且手机能够正常的接收到通讯漫游信息,那么健康码就自动变化颜色,由绿码变为黄码或红码。

2、持有黄码或红码人员进到低风险区域后,只要手机开机就可以自行记录抵达低风险区域时间,经隔离7天以后且持码人员没有成为密接者或病例,那么健康码会自行转变为绿色健康码。

3、若是持健康码者成为密切接触者或确诊的病例,经持码人自己上报信息给赋码平台,那么赋码平台会将持码人的绿码变成红色。

4、如果持码人确诊为病例及疑似病例,那么自康复出院当天开始7天后,赋码的平台会把持码人的红色健康码转变回绿色健康码;对于密切接触者,从接触病例那日开始到7天之后,倘若没有成为病例,那么由赋码公司平台将红色的健康码转变为黄色健康码,再进行3天居家监测后,就可以转为绿色健康码。

但大家需要明白不同地区的健康码可能有差异,多留意自己所在区域需要用到的健康码。除此之外,疫情高中低风险区域划分不可能是一成不变,所以大家最好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疫情情势,改变自己的出行,减少新冠肺炎的传播几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