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软禁汉献帝时,真的与汉献帝的妃子有染吗?

如题所述

曹操在软禁汉献帝时,真的与汉献帝的妃子有染吗?

汉献帝曾经为了能够摆脱曹操的控制,策划了一起“衣带诏”事件,只可惜,事情最终败露,被曹操所知晓,董承自然是活不了了,可是当时他的女儿,也就是汉献帝的妃子董贵人,还怀有身孕,曹操依然没有放过她,将她处死。为什么曹操要下如此狠手,杀了董承还要杀掉董妃?董妃毕竟还怀有身孕,曹操杀了她到底是什么目的?



曹操为什么要诛杀汉献帝的董妃?封建时代里,皇帝是“九五之尊”,皇后则要“母仪天下”,堪称世上一等一的尊贵男女。然而,那是治世、盛世。等到了王朝末世,地位越高,在改朝换代的浪潮之下,便更是无可逃避,只能眼睁睁承受命运的刀斧。

比如,东汉的最后一位天子汉献帝,尽管与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本人也并非毫无才略,但处在大势之下,他也只能乖乖成为一个又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把持、玩弄的对象。最终在曹丕的威逼下,上演了一出“禅让”的丑剧,自己也在后世中成为无能与傀儡的代名词。

公元189年十常侍之乱时,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就是汉献帝)被宦官劫持到野外,遇上带兵前来的董卓。董卓向少帝询问变乱经过,少帝结结巴巴,啥都说不清楚。再问陈留王,陈留王虽然年纪比少帝小好几岁,却能从头到尾说得很清楚。董卓大喜,认为刘协更贤能,于是把持朝政后就废了少帝,改立刘协为皇帝。


天资聪明的汉献帝,其实完全具备做一个明君的才能,可惜遇上末世,身不由己,只能徒呼奈何。同样,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后妃,她们的命运甚至更加悲惨。汉献帝尽管是傀儡,毕竟还有皇帝名分。除了董卓这种莽撞屠夫,敢擅自动手开杀的毕竟不多。相对来说,后妃虽然也是“国母”,动起手来就容易多了。

常伴汉献帝身边的贵人,共有两位,一位是伏皇后,一位是董贵妃。

另一位董贵妃,史书未记载其名。董小姐的父亲叫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儿,董太后是汉献帝的祖母。所以董承是汉献帝的表叔,董小姐也算得上汉献帝的另一个表妹。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误写董贵妃是董承的妹妹,大约看史书中写“董承是汉献帝之舅”,把这个“舅”理解为舅兄。其实,这里的“舅”是指岳父的意思。

此时,曹操的权势几乎达到顶峰,他被封为魏国公,开始修建魏国的社稷和宗庙。得知这封信后,曹操勃然大怒,他代替汉献帝下诏废除皇后,并关在冷宫生活。当天,曹操让郗虑、华歆请伏皇后搬家。虽然是请,华歆几乎是粗暴地将躲在墙壁夹缝之中的伏皇后牵出来。

因为是又惊又怕,伏皇后头发散乱,哭得泪流满面。她出来的时候,遇到了汉献帝,请求皇帝的帮助。可是,这位名义上天下之主,看着自己的皇后走向不测,却只能摇摇头,说出了那句极为经典又极为悲凉的台词:我亦不知命在何时!


大部分史学家认为,曹操刚好送了三个女儿给汉献帝,并被封为贵人。作为他这样的权臣,女儿一定不能屈居人下,是一定要当皇后的。所以,那封已经没有任何威胁的信,成为了最好的借口。历史上,伏皇后被废的第二年,曹节也刚好当上了皇后,似乎验证了这一点。

但民国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却提出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观点。他认为以曹操的地位和胸襟,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就灭伏皇后一族。那封信中,一定隐藏着一个大计划,严重威胁到了曹操的利益。因此,伏皇后必须死,这才符合逻辑。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看看东汉的后族,个个都不是善类,竞争权力几乎成为了他们本能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我认为并没有,曹操虽然软禁了汉献帝,也喜爱人妻,但是曹操也是有底线的人,不会因为这个特殊癖好就去占有汉献帝妃子,这样的事传出去会留下千古骂名。
第2个回答  2021-02-25
我觉得曹操没有与汉献帝的妃子有染,汉献帝的妃子都是曹操女儿辈的女子。曹操喜欢的是有点年纪的少妇而不是比自己小很多的女孩儿。
第3个回答  2021-02-24
没有。这些都是野史传闻,也都只是无聊的谈资。没有真正的证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