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为何成乞丐拿着一个灯笼

如题所述

因为这盏灯相当于他的心灯。
正待秋夜渐深沉,黛玉听雨对烛,泣泪发悲之时,贾宝玉却顶风踏雨而来!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搁笔,方要安寝,忽闻丫鬟进门报说:宝二爷来了。刚才还悲泣落泪满面愁容的黛玉闻言,竟然噗嗤一下就笑出声,黛玉不觉笑了:哪里来的渔翁!原来,贾宝玉踏雨而来,头戴箬笠身披蓑衣,脚上还穿着木屐子。顾不得一身雨水,贾宝玉一叠声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黛玉亦道,我也好了许多,多谢你一天来几次瞧我,下雨还来。这一刻,潇湘馆外风雨寂寂。而红烛摇曳的碧纱窗下,二知己倾心吐胆,故而这一节,实属宝黛二人难得的温馨时刻!因夜深雨急,黛玉催贾宝玉回去,有听闻其提着灯笼来的,恐雨水打湿看不清路,故而拿出了一个玻璃绣球灯。黛玉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上一支小蜡来,递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此处这个玻璃绣球灯,是黛玉赠予贾宝玉最为特殊的一个物件。贾宝玉得了,并未舍得归还。直至贾府获罪被抄家,身陷狱神庙时,已然有些疯癫的贾宝玉依旧把这绣球灯紧紧握在手里,同时,他的耳边还回响着黛玉的话。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那灯笼命她们前头照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手里拿着这个,岂不好!毫无算计的关心,才能直抵心坎!列位细品原著,黛玉所赠的这盏玻璃绣球灯,必然是非常名贵的,因为贾宝玉曾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而黛玉也视为心头好,故而悬挂在书房。然而在黛玉心里,再名贵的灯,若是能照亮贾宝玉回家的路,纵然是跌了摔碎了,都是值得的。一心为了他好,亦是黛玉最可贵之处。再继续看,这玻璃绣球灯里,有黛玉点上的一支蜡烛,原著特意点出小蜡二字。这支小蜡烛,虽然单弱,灯火亦有限,但原著在此赋予的深意,其实早已不再是烛火,抑或是说超越了烛火。往深了琢磨,这盏玻璃绣球灯,这支小蜡,恰恰构成了黛玉的心灯,正是这盏黛玉的心灯,照亮了风雨交加中,贾宝玉回家的路,亦照亮了他最终归去的路。出了狱神庙,几近疯癫却又顿悟的贾宝玉,身披破烂的毡衣,深一脚浅一脚走在雪夜时,最为落魄无依时,陪伴他的,也只有这盏玻璃绣球灯。细细思量,泪两行。
拓展: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红楼梦》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存焉”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和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