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正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特朗普“怒怼”鲍威尔: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们却卷入了战争!翻开鲍威尔《我的美国之路》,始终没有找到他将生物武器试管放在众人面前的描述。

照片如此经典,主角选择忽略了它。普京说:那里面可能是洗衣粉。据2006年10月《柳叶刀》中的论文统计,伊战死亡人数在39万至94万之间。

正义的概念。 帕斯卡说:“人统治世界,会用什么秩序作为基础?根据每个人的心血来潮?那就乱了!人们不知道正义。”

有人说,正义的本质就是立法者的权威。有人说,它就是君主的利益;另一些则说,他是既定习俗,仅用理性可以明白。

正义不应该不确定,它应该是内心善的指明灯,是人的坚守和社会遵循。

正义的来源。 正义观念萌于原始人的平等观,形成于私有财产出现后的社会。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柏拉图认为,人们按自己的等级做应当做的事就是正义。基督教伦理学家则认为,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就是正义。

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公平即是正义。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开始,正义就被当做一种社会制度安排的价值标准进行探讨。

柏拉图在《理想国》书中,提出,正义首先是城邦的正义。

柏拉图把城邦的统一强盛作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把为国家作贡献作为公民的最高道德。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标,个体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个人的价值只能是作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被消融于整体之中。

他认为“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面各做各的事情”,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情而互不干扰的时候,便有了正义,从而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

社会各阶层各司其职,个人守好本分而各得其所,人天生是不平等的,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的的命运,安分守己。

亚里士多德不同其老师,突出了平等观念,明确说“不公正即不平等,公正即平等”。

比柏拉图高明之处,在于他提出了法治优于人治的理念。他认为,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法律的保证,一个优良的政治体应当围绕如何实现正义作出法律等制度安排。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并阐述了法治的两大要素——良法之制与法律至上。他坚持柏拉图的恶法非法的主张,认为专治政体的法律是恶法,服从恶法不能称为坚持法治。

人们服从法律就是服从正义,而立法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正义的实现。

尤为重要,他指出了统治者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这构成了现代法治思想核心。

被忽视的原则。 美国学者罗尔斯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

其一,在对于其他人所拥有的自由体制,每个人都应有平等权利;

其二,社会和经济的平等,适合于每一个人利益,应该向所有人开放。

巨大的社会不平等必然会导致暴力统治。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在100天时间内造成100万人死亡。哈布雷独裁统治乍得的8年时间,共有4万人被杀,5万人被关进监狱。20万人因为反对政府而被剥夺财产。

当时法国政府一心阻止美国插手卢旺达事务,对胡图族极端分子的屠杀行动给予支持。军方在哈布雷的暴政前保持了沉默。

正义的体现。 《圣经》中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向三位敬畏上帝的犹太人宣布:“若不敬拜,必扔在烈火的窑中。”

国王让三位犹太人考虑一下,回答是:“尼布甲尼撒,这件事情我们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们所侍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你当知道我们绝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信仰认定背弃不是正义。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民族主义运动,1792年立法议会下令要各地建立圣坛,刻下下列铭文:“凡属公民,均应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活,为祖国而死。”革命认定忠诚国家是正义的基准。

但是,阿伦特曾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在极权背景之下,野心家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纳粹刽子手艾希曼在公审中,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执行了上级的命令”。对于没有判断的人,上级就是正义。

实现正义途径。 由于人口问题,贫富差距,发展迟缓等,正义实现路途还很远。

古今中外的战争中,对立双方都宣称自己是正义之师,只不过使用的是不同的正义标准。如果对立双方分别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那么统治者的公正原则往往是团结统一、社会安定、遵纪守法;被统治者则强调另一套规则,如反对专治腐败、民主自由、平等等等,这些原则都是为了获得道义上的优势,背后都是利益诉求。

经济学家看来,神圣的东西只是被严重高估了的价值,包括正义,只要出资足够多,自然会出现动摇。弗里德里西·德伦马特的剧作《老妇还乡》,剧中的女主人公克莱尔为了杀死自己曾经的情人开出了10亿瑞郎的高价,最后她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完善的社会规则,包括追求共赢目标,团结协作是应对社会正义缺失,存在各类问题的关键。

无数事实说明,当今世界政治中,经由法治的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在平等中实现自由,这也就是正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