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内战中,为什么太原那么难打?

打了六个月,是解放战争中,耗时最长,解放军伤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

1,地形

太原三面环山,地形险恶,可以说是易守难攻。其次,阎锡山在太原附近修建了许多工事,有碉堡、地雷、电网以及装甲列车等,火力网非常密集。可以说任何军队到了太原,还没等进攻,就会因为这些工事损失严重。

2,敌我力量悬殊

太原战役中,守城的晋军兵力超过十万,解放军只有八万,这种攻城兵力比守城兵力少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而且解放军的火力也不如晋军。

3,太原城内有一个生产能力非常强大的兵工厂。

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恢复了太原兵工厂的生产,1949年太原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就已经非常强大,可以年产山炮20门,迫击炮上千门,冲锋枪和轻重机枪上千挺,手榴弹更是可以日造几万枚。太原城内物资充足再加上太原兵工厂的存在,太原攻坚战如此难打也就不奇怪了。

4,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

阎锡山的根基在山西,而太原又是山西的省会,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太原早已成“铁板”一块,外面势力根本无法渗透进来。阎锡山在太原很有声望,忽悠了很多老百姓为他卖命,此外,阎锡山还收编了大量投降的日寇,兵力非常充足。

另外,蒋介石非常看重太原,从西安空运了不少先进的武器还有军队到太原,太原的军事防御力量大大加强。阎锡山非常擅长打防守战,没事就率领军队修建工事以及进行军事演练。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攻下太原,难度可想而知。

扩展资料

太原战役(Taiyuan Campaign)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的一场大型战役,1948年10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主力部队在党中央、毛主席的指挥下进行的。

1949年3月底,太原城下,共集结了3个兵团、10个军、36个步兵师和2个炮兵师,1300余门火炮,连同中央军委补充的15000名新兵和傅作义部改编的4个师,25万人对太原形成合围之势。至1949年4月24日战役结束,全歼守敌13余万人、民团8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6个多月,伤亡4.5万人,其中攻城战役、攻城后巷战伤亡3.6万,是解放战争中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原战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5
从守卫一方说,阎老西在山西经营了近四十年,根基牢靠很得民心,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本土军队。山西人有着护家的特点,晋军打仗一向是“入晋一条龙,出晋一条虫”,抗战期间日军都难以占领山西全境。解放战争中,除了山西和西北,解放军在其他地区遭遇的部队,基本都不是根在该地区的本土军队。比如说最先解放东北,驻守主要是远征军,以我们善于发动群众的策略,很容易就能争得老百姓的支持,而让面对的非本土军队陷入孤立,但这一套在山西却是行不通。晋军的将领,也都是阎老西的嫡系,像在其他地区策反带兵官起义的情况,在山西的晋军将领中也实现不了。
从进攻一方来说,太原战役开始于48年七月,此时三大战役尚未开始,解放军尚未形成绝对优势,难以像进攻其他大城市那样可集中数倍于敌的兵力。而发起太原会战的,主要是解放军的西北军,和东北军比起来武器装备相对较差,也尚没积累起攻克大城市的作战经验。另外从指挥官的角度上说,太原战役前期的总指挥徐向前,军事才华很难说多出众,以至于后来不得不换了彭老总来对付阎老西。
第2个回答  2018-10-19
从十月打到三月,晋中战役后,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八万余人加上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和部分地方军区部队在徐向前指挥下,于10月进攻太原并完成对太原包围,在打下东山四大要塞等后,人员已是大量消耗,根据中央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六日给林、罗、刘电报,徐、周所部十万人近月打得很苦,伤亡二万,继续攻城无胜算,原定增援的华北军区第二兵团有其他任务无法到来,加上一些战略原因,改为围困,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央将解放平津的第十九二十兵团,(第十八十九这两个兵团在太原战役后,立即编入第一野战军,参加西北作战)及四野炮一师开赴太原前线,配合已被改称十八兵团的华北军区第一兵团进攻太原,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接替身体不好的十八兵团司令员徐向前指挥作战,1300余门各种火炮对太原选择地点进行了火力覆盖。
第3个回答  2012-10-25
因为国军当时把太原城里做共军宣传的家伙全部抓住了
第4个回答  2018-01-24
看到有人说徐指挥不是很理想?如果不是徐是山西人其他人?太原攻坚战只会更难,更差劲,没有例外你以为官方的说的那么轻松?你知道老一辈经历过的说起太原攻坚战什么心情?总结,最难,意思什么呢?你应该能懂吧?官方说的很多地方轻松只是场面话了,太原出了名的难打,而且阎在山西声誉不错,很多人维护,甚至战败时很多都自杀性的反击,尽然显有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