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中国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如题所述

第一,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他们通过权力可以肆意搜刮百姓的钱财和土地。但是商人通过买卖积累了大量的钱财,过起了帝王般的奢侈生活,积累了巨大的能力,对长久以来的地主阶级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第二,统治者对商人群体的管理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说税收,而且商人的流动性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三,儒家的传统思想抑商,看不起商人。
第四,古代封建政府长期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所以说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是被刻意贬低的,其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普通百姓,甚至是部分官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29
商人的地位低下
是统治阶级刻意贬低的

在古代
行政管理能力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
政府对商人这一群体管理困难
例如征税
商人不像农民那样可以根据田地来指定确切的税额
又例如征役
由于商人大多游走各地
无法对其进行确切地户籍管理
从而很难对其征集劳役和兵役

另外商人的流动性对当时的社会的稳定统治也产生威胁
很多限制流通的物资(如盐、铁)
都可以通过商人来流通
还有许多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
也是由商人传播开了的

更有甚者,商人可以迅速堆积起大量财富
从而积聚其挑战统治阶级的力量
这也是帝王们所恐惧的

所以士工农商等级的确定
是统治者按其对自己统治的贡献和危害程度来确定的
第2个回答  2012-10-29
因为中国以前是个农业为主的社会,因为是农业为主,所以排斥其他行业。同时商人唯利是图,往往为了金钱什么也干,所以人们认为他们是祸乱的根源。同时自秦以后,儒家思想崛起,许多自命清高的人看不起为五斗米折腰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