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革命主要事迹年表

如题所述

孙中山革命主要事迹年表:

一八九四年十一月,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一九〇五年,联合各革命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被举为总理。系统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一九一一年四月,发动广州“ 三二九” 黄花岗起义。 十月,武昌起义,全国响应。 十二月,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一九一二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三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四月,解临时大总统职,倡办实业,宣传民生主义。 八月,同盟会与其他革命组织联合改组为国民党。 

一九一三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 

一九一四年七月,在东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任总理。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发动讨袁护国运动。

一九一七年九月,组织护法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在广州建立政权。

一九一九年十月,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

一九二一年五月,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非常政府,任非常大总统再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一九二二年一月,出兵北伐,誓师桂林。

一九二三年一月,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宣布建国主张;发表《中国国民党党纲》,宣布三民主义 。二月,在广州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任大元帅,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

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宣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理论体系,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推动国民革命。五月,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九月,发表北伐宣言,誓师韶关,准备北伐。 十月,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十一月,应邀北上共商国是,寻求国家统一,主张速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中外不平等条约。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因病不治逝世于北京。

扩展资料:

孙中山先生为人题字,写得最多的是“天下为公”四字。原意是不把君位当作一家的私有之物。孙中山借此作为对“民权主义”的阐述,意思是国家的一切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另外,“为公”亦为宣布彻底涤除“为私”之念。

关于这一题词最早是在什么时候,一些报刊所载不一,有说1918年,还有说1920年的。其实,1912年7月,孙先生为上海《天铎报》题词“天下为公”,便是他题写此语的开始。后来,人们将落有孙文署名的这一题字放大仿制,作为条幅或座右铭,悬挂于办公地方或公共会议场所。

1918年5月,滇、桂军阀为了排斥孙中山,改大元帅制为总裁合议制。孙中山审时度势,毅然通电辞去大元帅职务,愤而离粤赴沪。寓沪期间,孙中山潜心著述,但仍时刻关注中国革命的前途。

有一天,马逢伯拜访孙中山。孙意欲让马去漳州向陈炯明、周凤岐军传达瓦解闽浙军童保暄部的机策。马逢伯听后似有为难之状,原来他正准备回家为老母做八秩大寿。

孙中山得知后便说:“令堂八十大寿,我也该送寿幛吧。”说罢,铺纸提笔,写下了“天下为公”这刚劲有力又含意深刻的题词。马逢伯看着孙先生亲手为其母祝寿的题词,思绪万千,深受感动。

他当即说:“中山先生,我明天就去!”孙中山看着马逢伯的神态,问道:“不是要替母做寿吗?”“公事要紧!”马逢伯响亮而坚定地回答后,便欣然接受任务赴闽而去。

1920年,孙中山为李大钊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的“劳动节纪念号”写了“天下为公”题词。孙中山反复倡导“天下为公”,他自己就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伟大实践者,不作“权势利禄之事”体现在他的诸多言论和行动之中。这位“平民总统”为中国近代政坛开创了新风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孙中山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民革中央网站——民革人物>>党员园地孙中山与“天下为公”题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兴中会 1905年8月,创建中国同盟会,明确提出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主导思想 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影响下,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1月1日,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1911年12月,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在位期间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