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拼音 怎么拼

如题所述

huáng qí。

黄芪中富含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还含有黄芪皂苷、黄芪多糖、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成分。黄芪中富含铁、锰、锌、铝、硒、铬等微量元素,还含有胡萝卜素、叶酸、β-谷甾醇、亚油酸、亚麻酸、核黄素、苦味素、香豆素、尼克酸、维他命P等。

黄芪中的黄芪多糖能够促进机体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并能促进分泌、产生各种免疫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力的理想食材。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应当注意用户的体型:黄芪体质是使用黄芪的最重要特征,体质辨明以后,方证才能正确把握。

2、黄芪的副反应:用量过大可以导致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并可出现头昏潮热等。尤其是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少用或慎用。多汗而发热、咽喉红痛者,不宜使用。

3、在服用生黄芪时最好要适量,要根据规定的量服用,不可加大药量,以免出现不良现象。

4、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也就是说阴虚用户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0

拼音为:huáng qí。

芪部首:艹,部外笔画:4,总笔画:7。

芪汉字首尾分解:艹 氏。

芪笔顺读写:横、竖、竖、撇、竖提、横、斜钩。

芪的基本字义:

1、(黄芪)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地上,根可入药。亦作“黄耆”。

2、(芪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花淡紫色,亦称“知母”。

扩展资料

芪组词示例:

1、芪苓

读音:qí líng 

释义:芪与茯苓的合称。中医配药的一种。根据比例配制出的一种治疗体虚的中药。

2、山芪参

读音:shān qí shēn

释义:聊城方言,意为野生的人参。在聊城方言中,野生的人参习惯称之为山芪参;人工种植的人参称之为家参。在农村婚庆、丧事活动中,都以山芪参压箱底为荣,清单上也要在第一栏写明“山芪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7

黄芪 [ huáng qí ] 

huáng:声母h,介母u,后鼻韵母ang,读第二声。 

qí :声母q,韵母i,读第二声。

基本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在地面上,开淡黄色蝶形花。

qí:q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í 的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笔顺:

扩展资料:

“芪”组词

1、芪苓 [ qí líng ] 

基本释义:芪与茯苓的合称。

2、山芪参 [ shān qí shēn ] 

基本释义:聊城方言,意为野生的人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8-07

huáng qí

黄芪,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

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略扭曲,长30~90cm,直径0.7~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片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

以上内容来源:百度百科-黄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植物名称  
黄芪-原植物
中药名:黄芪
汉语拼音:huáng qí
保护级别:3
黄芪,又称北芪或北蓍,亦作黄耆或黄蓍,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黄芪可分为:内蒙黄芪、膜荚黄芪、绵黄芪、多序岩黄芪(又名“红芪”)、日本黄芪(又名“和黄芪”)。[1]
主要是制成饮片,调剂于中药方剂中。现代也用黄芪提取物制成工业制剂,口服或静脉滴注。

希望能帮到你!

参考资料:百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