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月》阅读答案

③不久,黄州太守徐君猷为苏轼另辟一居所:临皋亭。苏辙也带着家人前来汇合。为解决生计问题,徐太守把城东的一块废弃的兵营拨给苏轼,约五十亩坡地。苏轼开始忙碌起来了:率领全家开荒种地。 荆棘, 瓦块, 水渠……麦子种下了,初春一片新绿,入夏满目金黄。除此之外,他还忙着静观天地万物的律动,应对纷至沓来的灵感,招待慕名而来的造访者。壬戌(1082年)七月,黄州赤壁也终于等到了诗人的造访。于是光耀千古的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诞生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与人物,时间与空间融成了一个雄浑博大的意境。历史感、人文感扑面而来,目光穿越数百年,思接苍穹连茫茫。“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追慕英雄,向往功业,不禁感慨万千,泪湿青衫。然而滚滚长江无语,浪花淘尽英雄,只有明月永存!“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心中千种风情,万般感慨,曾有的理想,曾有的辉煌,古人的伟业,今人的凄凉……好了,什么都不要说了,什么都不要想了,都在酒中了,苏轼自己喝干了杯中酒,也虔敬地让江月喝干了杯中酒。苏轼祭奠了江月,也同时祭奠了自己的过去,齐万物,等生死,同荣辱忧乐。这一“酹”招来了千年庄子的魂魄入怀,这一“酹”引发了超然豁达豪放, , 这一“酹”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苏东坡,苏东坡三个字,从此响彻千年古国,滋养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④ 回望苏轼的一生,就是月亮的人生。他的政治理想,他的情怀,他的境界,他的才华,他的审美趣味,他的精神无不与明月相辉映。( 文章有删改)

19.苏轼的《水调歌头》道出了什么人生哲理?表达了什么美好愿望?请将第①段“问月”中的横线上的内容填写完整。(2分)

20.这人生哲理和美好愿望一般人能读出来,而作者高人一筹,他还读出了什么深层的意蕴?请用原文回答。(2分)

21.请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在文中选一个恰当动词,把第②段的小标题补充完整。(2分)
22.请你将下面读《卜算子》这首词的体悟在横线上按要求补充完整。(2分)
在月光清冷的静夜里,“幽人”与“ ”(填二个字)形成一种重叠而连绵的意象,整阕词给人一种 (填一个四字词语)而又傲然独醒的感觉,措辞空灵蕴藉,有自然之神韵,营造出纯美幽寂的艺术境界,诗人高蹈孤傲的形象亦跃然纸上。

23.“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本来是佛家偈语,意为:佛性在人心,无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无所不映;物欲尽去,则佛心本性自然显现。 在文中是苏轼在禅师那里得到的“道”,这“道”对苏轼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2分)

24.请把“除”“搬”“挖”三个词还原到第③段的空格处。(2分)

25.“这一‘酹’招来了千年庄子的魂魄入怀,这一‘酹’引发了超然豁达豪放”,仔细揣摩这一“酹”字的含义,再续写两句。(2分)

26.读罢本文请你用2—3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真正意义的苏东坡”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情怀。(2分)

27.积累链接:苏轼有关写月亮的诗词文句还很多,请你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2分)

回答得好追加财富!!!谢谢啦

第1个回答  2012-11-03
北宋 文学家书画家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只能和自己孤单寂寞的身影相为伴。 但与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弟弟苏洵 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明月 思亲
第2个回答  2013-03-17
19: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
今人书 水调歌头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20:不知
21:诉月
第3个回答  2012-10-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