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思妇怀远300 字散文

如题所述

  春江花月夜

  深秋之夜,万籁俱静。月精灵爬进窗台,伴我坐拥书房,品唐诗宋词,寻个中奥秘。偶遇唐诗精典,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时兴趣盎燃,可谓爱不释手,虽已阅过十余年,却仍有相见恨晚之意。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门四士”,今仅存《全唐诗》中诗两首。《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名篇,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也因此诗而“孤篇横绝,意为大家”。该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动人的离情别绪,富于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悟。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淡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自然清新之感。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篇围绕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展开,从月升写到月落,从春潮着笔而以情溢于大海作结,把从天上到地下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众多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情感,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由春江引出大海,由大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引出花林,继而引出人物,转情换意,首尾呼应,若断若续,即缜密完美,又具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半部重在写景,如“何处春江无月明”、 “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美好想象。诗的后半部重在抒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如长江流水、青枫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藏情,情里含景,情景交融,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整体。
  全诗语句抑扬顿挫,音乐节奏激扬明快,声情文情丝丝入扣,诗里诗外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
  轻吟细赏经典佳作,悄无声息醉入其中,不知不觉时值深夜,自觉品学收获丰厚,奉上鄙人现代版《春江花月夜》与君共享。
  《春江花月夜》:春天迷人的夜晚,浩瀚无垠的江潮涌向天边的大海里,一轮皎洁的明月,随着浩荡的春潮冉冉升起。粼粼的波光一片闪耀,千万里春江哪一处没有被清爽的月光沐浴。
  江水弯弯曲曲,绕过花草遍地的春野流淌。晶莹剔透的月光,像一层明净的雪珠,点点落在花间;又像空中飞洒的流霜,层层泻向沙洲;洲上一片银辉,梦幻般朦朦茫茫,分不清哪是月色,哪是沙光。
  江天一色,清明澄澈,交相辉映;没有一点微小尘埃,只有空中那轮孤月高悬,皎皎凄凄长明。
  在这碧澄澄的江畔,什么人最初见到江上的明月?清辉普洒的明月,又是什么时候开始默默地照着人间?
  人生轮回,代代相继更替;江月朗照,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着何人,只见大江送走流水,滔滔不息。
  一片白云悠悠而去,青枫浦上笼罩着浓浓的离愁。今夜,谁家的游子漂泊在江船上?悲凄的思妇在何处独倚高高的楼头?
  今夜的明月格外多情,陪伴着楼上的闺中人幽幽徘徊;柔和的清光,照着她久已弃置的梳妆台。月色悄悄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月色洒落在捣衣砧上,拂了又还来。
  离别的人儿今宵共望圆月,却不能互通音信,倾吐衷肠;真想追随这皎皎的月光飞越关山,将远方的情人探望。鸿雁不停地飞翔,却不传递闺中人的书信;鱼龙在水中跳跃,空激起阵阵波纹;相思的情意无从传达,相思的愁苦又增添了几重!
  昨夜的梦中,幽幽的深潭里落满了春花;春天逝去了大半,远方的脚仍不回家;春天般的青春将随着江流尽,西斜的落月也在沉沉的江雾中渐渐消隐。
  碣石与潇湘的离人,山遥路远,天各一方。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里,不知有几人能踏着月色归回家乡?
  不绝如缕的愁情,摇荡怅然的心影,随着残月的清光,满撒在江边的树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