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取保了缓刑机会大吗

如题所述

取保候审后判缓刑几率是否大应当根据犯罪事实处理,取保候审与判缓刑没有直接关系。从司法实践来看,只有罪轻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争取缓刑的机会就大一点。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需符合的条件有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是否能判缓刑不是机率问题,要根据实际案情来分析。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采取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与最后由法院所判的刑罚没有必然的联系,被取保候审的人不一定会被法院判缓刑。至于是否能被缓刑,关健是要看当事人是否符合缓刑适用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可不可以判缓刑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缓刑。但是需要满足下列几个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综上所述,对于取保候审的具体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合法的处理,特别是不同的涉案情况所认定的处罚标准是不同的,如果对相关情况的认定不清楚的,可以提交有关证据来进行合法的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