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你对汉字的理解及怎样继承传播汉字

如题所述

汉字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总结和发展,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一直在发展和传承,只要中国人存在一天,汉字就必须存在。

汉字的理解及怎样继承与传播汉字:

一、三十兄开头所说三点:1、先看对征联的上联是否有兴趣;2、上联是否在我的知识结构范围里;3、截至日期前那一段我是否相对有空。我认同,只是兄单说对下联的方法,是否应该扩大为“对对联的方法”。悬联者有时出上联让人对下联,有时出下联让人对上联,所谈方法应该包括对上联的和对下联的。

二、把长联先分割为若干段短联的方法很正确,分割后根据各段的字数和内容确认各段属于几字联。关于平仄,有一点应该说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以每个分割出来的小段为单位来说的,而不是以全句来算的。例如三十兄所举的:

三吴明清第一街 水陆两旺 驰誉五湖四海

“陆”在全句中是第九字,“旺”在全句中是第十一字,如按“一三五…不论”的规则,下联相同位置的两个字平仄可不讲究,但是从分割出来的小段中,“陆、旺”却是第二字和第四字,属于“二四六…分明”的字,下联相同位置的字的平仄必须讲究,即“陆、旺”二字是仄声,下联相同位置的俩字必须是平声。

每个小段的最后一个字,不管是一三五…还是二四六…,其平仄都必须讲究。如上述联中的“街、旺、海”,分别是三个小段的最后一个字,下联相同位置的三个字的平仄必须与它们相反。

续一(2005年6月3日):

三、关于平仄声问题。对联应该讲究平仄,以提高艺术质量。但是对平仄声的辨别和分布规律,初学者是不易掌握的,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把平仄规律都学好了再去对对联,因此对平仄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然而放宽必须有个底线,这底线就是:上联的最后一字为仄,下联最后一字为平。以前有过把仄尾句作下联的做法,但根据声律在楹联中的长期应用实践总结出的经验,上联收仄下联收平逐步成为楹联创作的一个规则(关于为何要把收仄句作上联,把收平句作为下联的问题,我曾经作过回答,见有些出联句让人对的朋友,不管所出的句子末字是平还是仄,一律当作上联,让人对下联,这是不妥的。所出句若末字是仄声的,此句应作上联,应让别人对下联;反过来,所出句若末字是平声的,此句应作下联,应让别人对上联。我在爱问中对对子,不管楼主认为自己所出的句子是上联还是下联,凡是末字为仄声的,我都当作上联处理,反之,凡是末字是平声的,我都作下联处理。

平仄声的辨别,很多人只以现代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为标准,这是不太对的。凡是现在读上声、去声的字都当作仄声,这是对的;但是凡是现在读阴平、阳平的字都当作平声,这就不对了。应该把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字剔出去作仄声处理。有人会问:现代人又不说古语,朗读对联的时候用的是现代话,为什么还要辨别入声字呢?理由如下:

1.平仄声是一个历史概念,平、仄本来就是依据古四声(平、上、去、入)来归类的,而不是按照现代的四声归类的。现代的阴平、阳平,在古代都属于平声一类,读音没有区别,值调都读得高而平,而现在读高而平的只有阴平,阳平的调值是由低往高上扬的,已经不平了。如果一定要按照实际声调调值是平的才称为平声的话,阳平就该归到仄声中去了,但是没有谁会这样做。既然今天的阳平虽然调值变了还算平声,那么古入声也是这样,虽然调值变了,还算仄声。

2.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用普通话来朗读对联的,除了在公开表演的场合用普通话外,绝大多数人在吟读对联时,用的是自己的方言。老一辈的文人,如毛泽东、郭沫若、柳亚子、叶剑英等等,即便在公开场合吟诗对联,都用自己的方言。而很多方言目前还保留着古入声(如粤语、赣语、客家话、湘语、吴语、晋语等等),如果把在普通话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字当作平声,他们读起来就不和谐。

3.字音在诗词、对联中,除了有听觉上的韵律之外,还有一个视觉上的韵律问题。听觉上的韵律叫“耳韵”,视觉上的韵律称为“目韵”。所谓“目韵”,就是诗人或诗词爱好者在长期阅读欣赏历代诗词的过程中,已经熟悉了某些字与某些字是押韵的或和谐的,而某些字与某些字是不押韵或不和谐的,尽管用他自己的方言或普通话读时实际不是那样,但是如果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就会觉得不顺眼;反之,他们熟悉了古诗词中某些字与某些字是经常押韵的或和谐的,就感到顺眼。这就叫“目韵”,这是升堂入室的文人才达到的境界。

续二(2005年6月10日):

行空天马兄提出对联的平仄与时俱进的问题,确实值得思考的问题。其实五四时期就有人提出诗歌新格律的问题了,以后也一直有人在进行探讨和实践,但在实践中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故迄今还没有形成一套新的平仄规则,个中有较复杂的原因。平仄的问题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是历史的承传是不能也不可能割断。平仄规则不是靠几个人凭着愿望制造并用行政手段可以推行的。普通话中念阴平、阳平的古入声字与真平声字相对时确实不太和谐,天马提出应该一律作平声处理。这种意见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点矫枉过正。首先,平仄的概念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少数文人可以倡导和整理,但不可能规定;其次,现在除了地道的普通话外,大多数方言尚可分辨入声,包括原来列为北方方言的徽语和晋语,就是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其声调与北京话也差别很大;再次,汉字中的许多入声字为人所熟悉,尤其是一些常用的入声字,如“白百别国食足宿一七八十”等,即便是分不出入声的方言的诗歌对联爱好者都很熟悉的。

我的意见是:在不太讲究平仄时,现在念阴平、阳平的入声字在对联的中间可作平声处理,但不能在联脚作平声处理。在严格讲平仄时,则入声字仍要作仄声。

上面谈到,对联的平仄是可以放宽的,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对联中,如同偏旁的对联,拆字的对联,谜语对联等,但能同时注意平仄不是更好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7
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5000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第2个回答  2016-02-04
汉字是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总结和发展,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体字,一直在发展和传承,只要中国人存在一天,汉字就必须存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