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公证房屋财产

如题所述

如何公证房屋财产如下:
1、准备材料,应携带以下资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
2、填写表格,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3、核对信息,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后,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4、签名,在公证人核对完信息之后,双方当事人当着公证员的面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财产公证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4、全部继承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或者其他身份证明原件;
5、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如被继承人在国外死亡的,其死亡证明须在居住国办理公证及外交认证;
6、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要提供《放弃继承权声明书》;
7、被继承人的遗产凭证原件;如有被继承人的公证遗嘱的,提供遗嘱原件;
8、全部合法继承人情况的证明。证明必须详列全部合法继承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职业、住址以及与继承人的关系。继承人已经死亡的,要写明于何时在何地死亡并提供死亡证明。
综上所述,财产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不同。前者是在发生民事争议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借以防止纠纷,减少诉讼。它不能为当事人解决争议;而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则是在发生民事权益纠纷并由当事人起诉之后进行的,其目的是作出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第二十七条
申请办理公证的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如实说明申请公证的事项的有关情况,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充分的,公证机构可以要求补充。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公证事项的法律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并将告知内容记录存档。
第三十条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