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毕业后回家待业的大学生怎么样

如题所述

那个毕业后回家待业的大学生后来怎么样了

01

小海复读一年后,分数比二本线差几分,后来省内某二本学院降了几分,他接受专业调剂后才勉强读了大学,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大学的时候和大部分人一样,不说过得庸碌,但也就是普普通通,混完大学四年,按期毕业。

由于学校比较差,毕业季学校很少有招聘会,很多同学要不选择考研,要不只能靠自己在网上投简历找工作,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很困难。

低端的工作,觉得有失大学生身份的尊严,高端的工作又应聘不上,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时候只能被动的接受。毕竟你要先生存下来,再去寻求更好的。

你可以说他不懂事、不上进,也可以说他高不成低不就。总之,直到毕业离校,小海都没找到工作,只能回到家里。

父母很生气,供他读书就是希望他走出农村,他这一回家击碎了父母的心。

02

回到家里,无事可做,每天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父母每天心急如焚,催着他去找工作,就算不好也先去干,总比呆家里强。

小海总是辩解,找不到好工作,挣不到钱,为此还经常和父母吵,有次父亲气到了极点,打了他一巴掌。村里邻居看到小海一直在家,偶尔就有人问,孩子不是毕业了吗,怎么没去工作。一开始小海的父母只能撒谎说,企业那边报道时间比较晚,孩子先回来呆上几天。

可是时间长了,这样的谎哪还能圆的住,渐渐村里开始有各种不好的议论传到小海父母耳朵里。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小海的父母也开始故意闪躲,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父母还有亲戚几次问小海,那你不去工作,就准备一直呆农村吗?你父母供你读书这么久,你现在这样子可是伤透了他们的心。

小海一直保持沉默,没说过心里真正的想法。也许是他太恋家,对外面的世界胆怯。也许他就是破罐子破摔,反正也找不到好的工作,就这么着吧,自我放弃。

03

就这样,日复一日,一直到过年,他都一直在家里呆着。过年期间,父母和亲戚,轮番给小海讲各种道理,希望他,甚至是哀求他过完年出去找工作。

小海终于松了口,他说过完年去县城找份工作干。父母的心再一次被他撕碎,你一个大学本科生,去县城里做什么,当保安、做苦力?你读大学读了个啥?

小海什么都没说,过完年去县城超市找了一份货物清点员的工作。

父母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这样的结果渐渐成为一个默认的事实。小海每天下班就和村里的发小混在一起玩,他早已忘记自己是一个大学生。

过了几年,他娶了农村的媳妇,生活在农村里,完完全全的一个农村人。这就是小海的结局,读完大学又回到农村当农民,悲哀至极。

04

写这个故事想要告诉大学生朋友,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不管毕业后找工作有多难,工作再不好,也不要轻易回家待业。

1、父母辛苦供你读大学,就是希望你走出农村,走出小县城,去到更大的城市过更好的生活,这也是读大学最基本的意义所在。

2、人都是有惰性的,家里安逸的、熟悉的环境呆久了,会消磨你的意志和斗志,回去了就很难再出来。

3、只有走到更广阔的舞台你才有更多的可能性,不管你读的什么水平的大学,也不管你大学混得如何,首先你不能回到农村和小县城,否则就已经丧失了一切可能性。

亮剑里李云龙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套用这句话,我想告诉你:毕业后宁愿再难也不要回农村和小县城,难也要在大舞台难。

这是一种决心,一种勇气,一种绝地反击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