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插画-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的那个插画。怎么画

如题所述

山行插图的意思

山行插图的意思

《山行》插图: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估计小学生能讲的头头是道,诗歌的释义大家都很清楚。不过老街说的不是这个,需要注意的是几个可能会疏忽的地方,我依次讲一下自己的认识。未必准确,欢迎指正。

一、第一句是谁“远上”

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首诗第一个问题是,首句的主语是谁?”远上寒山石径斜“,是谁远上呢?

看上去似乎是省略了主语“我”,有的注释中解释是:诗人自己远上寒山看到石径斜。不过第三句又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那么诗人不是上山了吗,怎么又停了车?难道是坐着车上的山?还是山上有车可以坐?似乎又讲不通。

这一句的主语不是人。”远上寒山石径斜“其实是主语后置,主语是石径,是石径远上寒山,而且看上去弯弯曲曲,这是比较复杂的诗家语句法。

这种句法在杜甫的秋兴八首中可以看到: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中第三联: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弛。这两句的句子结构和”远上寒山石径斜“类似。如果和唐朝另外一个诗人卢嗣立的《望九华山》第二联相比就更加清晰:

九华深翠落轩楹,迥眺澄江气象明。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

坐观风雪销烦思,惜别烟岚驻晓行。得路归山期早诀,夜来潜已告精诚。

第三联”不遇阴霾孤岫隐,正当寒日众峰呈。“,这两句的句法和”远上寒山石径斜“完全一样。句子的节奏都是2-2-2-1,主语都是第五六字组成的词”孤岫“、”众峰“、”石径“。

相同的还有白居易《浔阳春三首》,其主语用法和位置完全一样,主语是香骑和钿车。

金谷蹋花香骑入,曲江碾草钿车行。

踏花的是香骑,碾草的是钿车,远上寒山的是石径,不遇阴霾是孤岫,正当寒日的是众峰。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的那个插画。怎么画

先画出一片草丛,顺着画出柳树的枝干,再一条条描绘出在空中随着风摆动的枝叶,要慢慢细心的画,然后画远处层叠的山脉和稀疏的树木,还有一两户人家,最后给画面上色,写上诗句,这幅古诗配画就画好啦。

下面我们就第一首《山行》,来说说课文的各项知识点的落实,以及二级分支和三、四级分支的绘制方法。《山行》描写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作者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感觉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这是一首带有明丽色彩,有充满生机的描写的古诗,全诗赞美了深秋时节山林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冯学林,宿芙蓉山主人的这首诗和他的插图?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原文译文对照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

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从这一个字可以推知有行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时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插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插画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即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格调清雅淡静,却具有悠远的意境与无穷的韵味。[1]_

折叠赏析分歧

该诗释义上的分歧主要有三:第一句“日暮苍山远”之“苍山”是特指还是泛指,“远”是尚远还是似乎更远;第二句“天寒白屋贫”之“白屋”是简陋之屋还是覆雪之屋,“贫”是稀少还是感觉贫寒;第三句“柴门闻犬吠”之“闻”是诗人闻还找人闻。

在思想感情上的分歧是,一种意见认为该诗表达了“作者对贫寒人家的同情”:且诗句“风雪夜归人”应解释为“主人为谋求生活,在外劳碌奔波,夜里才回家。”;而另一种意见认为“风雪夜归人”应解释为:“行人在风雪之夜终于找到了可以投宿的地方,并受到主人热情款待,而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古诗表达了作者对芙蓉山主人的感激之情,同时赞扬主人热情好客、与人方便的美德。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