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天地人三盘的用法

如题所述

罗盘“三盘三针”的应用。
1、地盘——用于立向——在太极点上置“指南针或罗盘”测出四面八方,阳宅太极点在宅中;阴宅太极点在坟顶中央。
2、人盘——用于消砂——看山峰、楼、树、墙、堆砌物、塔、烟囱等。
解读一
先贤制三盘三针以应天地人三才,地盘正针用以格龙,人盘中针用以拨砂,天盘缝针用以纳水。为何天盘缝针比地盘向前半位(七度半),因为天盘应天气,天气左旋,当先前半月,然后地物始应,因此,天盘缝针比地盘正针向前半位。人盘中针为何比地盘正针向后半位(七度半),人居天地之中,不能超越于前,因此,人盘中针比地盘正针向后半位。
内陆盘正针取法先天八卦,静而不动为地、为阴、为妇、为体,山为龙,也是静止之象,群龙须向地中行,故以内盘正针格龙通窍,以应地体之静。
外盘缝针取法后天八卦,行动而不静,为天、为阳、为夫、为用,万水尽从天上去,以此收水来相应天体运转,水神的变化,古人有认水立朝之法,因此,以外盘的变动来相应于水神的千变万化,变动不居。外天盘消纳水神,上应天星吉凶祸福之机。
内盘收龙属阴为妇,外盘立向属阳为夫,才合阴阳夫妇配合之道,如果用内盘立向为纯阴不长,纯阳不化。因为天地万物皆有阴阳龙,左旋者为阳,右旋者为阴,阴穴阳朝阳用阴应相见,正合于夫妇配合之道,如右旋乙辛丁癸为阴龙,当配立左旋甲庚丙壬阳水旺向,为自然之理也。
用人盘来消砂的原理是依据赖公所制创立的天星派风水,根据天星派的说法,五行之气,在天成象,而日月星辰见,五行之气,在地成形,山岗平原现。皆是一气所化,同时相互对应。因此地下的砂就与天上的二十八宿相对应,所以消砂所用的即是天上的二十八宿,人盘中针所用的五行也是根据二十八宿宫度演化而来的。
风歌观点:此解读将内外盘取法硬套上先后八天卦,并以此定阴阳亳无根据。天气左旋,先前半个月,地始物应的说法,也以自然生态规律相反,故不予认同。仅认同其人盘对应廿八星宿用于消砂之法。
解读二
地盘正针反映磁极子午(跟指南针一致);天盘缝针,为杨公所创,反映的是日影子午(也有说是磁偏角问题),也就是地理子午;人盘中针,为赖公所创,这个中针是根据开禧宿度之天星二十八宿所创,人盘中针五行与开禧宿度一一对应,作为消砂之用。
格龙、立向用地盘正针,消砂用人盘中针,纳水用天盘缝针。如,明代十三陵,廖均卿使用三元理论为长陵立向,立癸山丁向,也是地盘正针立向。
解读三
正针二十四山盘,也叫地盘。则为二十四山的子午方向,是正南正北方向,正针盘的作用是定方位的。一般峦头派风水师只用正针。
中针二十四山盘即人盘,是用于消砂和拔砂的,自然就应逆旋半卦山了。这是由于古人从阴阳来分的认为山属阴,水属阳,所以就增设了中针二十四山盘。
缝针二十四山盘,即天盘,按正针二十四山盘顺旋半个卦山即是。它的作用是用来纳水的,即测定来去水的吉凶方位。
风歌观点:解读二、三应用方法基本一致,但对三盘的起源和理论不同,也说不清楚人、天盘理论及应用依据,唐代杨公创立罗盘,宋代赖公创人盘的说法也依据不足,罗盘的起源应追索至周文王时代,经后世不断改进完善,才成为我们今天见到的各种罗盘。
解释四
罗盘就是古人发明的气象生态仪。地盘是以地球磁力定子午线(即指南针),古人通过定时观测日照,刻划地球公转、自转日照角度而立字向,各字均代表相应日照下之气象生态(节气、时辰)。其气象生态以后天八卦对应。如坎卦(冬至季),管壬子癸三字,壬对应大雪节气,23~24时;子对应冬至节气,0-1时。依次类推。到乾卦(立冬季),管戌、乾、亥三字,戌对应霜降,20-21时;乾对应立冬,21-22时;亥对应小雪,22-23时,完成一个闭环。
人盘,早地盘7.5度(半个节气),应为古代资讯落后,官府须提前半个节气通知指导百姓农业生产而配。
天盘,迟地盘7.5度(半个节气),应为地盘字所到节气的气象生成,通常会慢半个节气才表现于地上,故设天盘(例如太阳正向12:00,但最酷热时应该是12:30)。
风歌认同此种解读,但至于格龙、立向用地盘,纳水纳气用天盘,拔消沙用廿八星宿(与人盘大致吻合,但有区别),则只根据部分古籍及应用验证,尚未找到更多理论依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