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累的原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4

1.历史上吕布韦原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2.历史上的宜妃的原型是谁

宜妃(?--1733年)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保之女。有一妹为贵人,同为康熙帝妃嫔。

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宜嫔,圣祖甚爱之。十八年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二十年十二月晋封宜妃。二十二年生皇九子胤禟,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胤禌,。康熙帝死时,宜妃正生病,帝诏以四人抬软榻,亲至丧所看视。可见宜妃生前还是很得康熙宠爱的,在宫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宜妃自己也颇知自己的地位,为康熙帝守灵的时候,她竟在新君雍正生母德妃之前离开,这个举动让雍正皇帝非常生气。后来雍正打击胤禩集团时,有人向皇帝告发胤禩等人原计划在夺取帝位后尊九王之母,也就是宜妃为皇太后。

雍正十一年癸丑八月二十五日宜妃薨,享年约80岁。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清史稿 列传一 后妃》

宜妃,郭络罗氏。当圣祖崩时,妃方病,以四人舁软榻诣丧所,出太后前,世宗见之,又傲,世宗为诘责宫监。子三:允祺、允禟、允禌,允禌十二岁殇。荣妃,马佳氏。子五:承瑞,为圣祖长子,四岁殇;赛音察浑,长华,长生皆殇;允祉为皇三子。女一,下嫁乌尔滚。成妃,戴佳氏。子一,允佑。良妃,卫氏。子一,允禩。平妃,赫舍里氏,孝诚皇后妹。子一,允禨,殇。端嫔,董氏。女一,殇。贵人,兆佳氏。女一,下嫁噶尔臧。郭络罗氏,宜妃妹。子一,允礻禹,殇。女一,六公主,恪靖公主,下嫁敦多布多尔济。袁氏,女一,下嫁孙承运。陈氏,子一,允禐,殇。庶妃,钮祜禄氏,女一;张氏,女二;王氏,女一;刘氏,女一:皆殇。

3.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宇文玥的原型

《特工王妃楚乔传》热播,由林更新扮演的宇文玥十分之高冷,且杀伐武断,如今虽然年岁悄悄但是却拥有特殊的伎俩、胆略。那麽真实历史中有没有宇文玥的原型呢?还真有,王猛先生比照了东西魏、后周诸位皇帝,觉得宇文泰最为契合宇文玥的人设。

宇文泰,生于507年,死于556年,大名黑獭,代郡武川镇人氏。宇文家族原为鲜卑七部中的宇文部,实力弱小,但是在和慕容氏抢夺东部鲜卑大人的进程中多次被击败,最初部落团圆,宇文家族则依靠于北魏拓跋氏。到宇文泰这一代曾经沦落为普通的兵卒镇民,饱受镇将的欺压,可以说宇文泰年幼时生活比拟凄惨。后来南方迸发了六镇大起义,骁勇善战的宇文泰也参加了义军,并很快崭露头角。一代枭雄尔朱荣横空出生,生生把大张旗鼓的六镇起义扑灭,宇文泰就是在这时分投靠了尔朱荣的部将贺拔岳,并且跟随尔朱荣的大军歼灭了鲜于修礼、葛荣的起义军。后尔朱荣权倾朝野,制造了河阴之变,杀光了北魏满朝文武,惹得天怒人怨,最初被北魏孝庄帝杀死。跟随贺拔岳到关中任职,深得贺拔岳信任,手下的兵士百姓也对他十分认可。534年,贺拔岳别权臣高欢诱杀,宇文泰在部下的反对下继任了贺拔岳的地位,统领关中,正式拉开了和高欢逐鹿中原的大战,宇文泰时年27岁。

初期高欢占据关东大片领土,都是膏腴之地;宇文泰只占有西凉和关中,实力比照悬殊。宇文泰和高欢先后经过小关之战、沙苑大战、洛阳之战、邙山大战等四次十万人级别以上的大战,宇文泰三胜一平。最初在546年玉壁大战中,彻底击败高欢,改变了历年的颓势,高欢也在不久后抑郁而死。

556年,宇文泰做了最初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树立府兵制、变革官制。府兵制后来在李唐手中开展为称霸四方的利器;变革官制后,确立了九命(九品)官阶制度,延续运用了一千多年。

可以说,在宇文泰手中完毕自西晋八王之乱后开端延续两百多年的乱世,根本消弭了鲜卑、汉人之间的隔膜,如宇文泰任命的八柱国有一半都是执掌军权的汉族大将(其中包括李唐、杨隋、李密等人的祖父辈人物),后世的隋唐大一统也有很大一局部是宇文泰之功,不愧为天下霸主之称。

4.历史上的魏冉原型怎么死的,多少岁

影视剧中魏冉的原型就是秦国魏冉,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生卒年具体不详,大概死于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被罢相之后忧愤而死。

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

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

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秦的合纵破坏。

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夺取陶邑,为己加封,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他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前266年,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于陶邑。

5.刘伯姬历史上的原型是谁 刘伯姬最后嫁给邓禹还是李通

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中对于刘伯姬这个人物的背景并没有更改很多,像她是刘秀的妹妹,居六为小妹,并在最后嫁给了李通等情节都是完全符合历史原型上刘伯姬这个人物的,而历史上东汉光武帝刘秀也确实有一个妹妹叫做刘伯姬,所以,刘伯姬并非是因故事情节需要而加入进来的虚拟人物,而是实打实历史上存在的人物。

刘伯姬喜欢的是邓禹,但是最后嫁的人却不是邓禹,而是李通。因为刘秀在成为东汉光武帝之后,刘伯姬就顺理成章的被封为了宁平长公主,然后就以公主的身份嫁给了李通,结局比较的圆满~

6.历史上靠山王的杨林的原型是谁

历史上靠山王杨林的原型是张须陀和杨素。

杨林字虎臣,是小说《说唐全传》和《兴唐传》里面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小说中杨林是隋唐的第八条好汉,同时也是隋炀帝杨广的叔叔,是隋朝的开国九老之一。

杨林的一生为隋王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杨广做了皇帝以后被封为靠山王,他的武艺高强,使用的兵器是一对囚龙棒。

后来在隋朝快要灭亡的时候,使用计谋准备拼死一搏,但是失败,被罗成使用回马枪刺死,杨林的历史原型是隋朝时期的开国将领张须陀和杨素。

扩展资料:

张须陀是靠山王杨林的历史原型之一,是隋朝时弘农郡阌乡人,今属河南灵宝。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四方蜂起,以山东为最多。

当时张须陀在齐郡作郡丞,山东由于连年灾荒,百姓又被征发到辽东去打高句丽,闹的无以为生,纷纷落草为寇,四处劫掠。

张须陀目睹百姓饥疲饿毙的痛苦,私自打开义仓赈济饥民。义仓是隋朝设置的战略储备仓库,如要动用,必须向朝廷专门请示,诏准后才可发放。

张须陀的同僚劝他不要违制放粮,张须陀却说,现在皇帝远在辽东,如果遣使去讨旨,一来一回耽误时间,百姓们都饿死了。

他当机立断开仓放粮,让附近的百姓解了倒悬之急。后来隋炀帝知道了,明白他干的是顺天护民的好事,也没责怪他。但天下形势已坏,张须陀这样一个小官,再怎么做善事,也没法挽回局面了。

章丘饥民王薄号称知世郎,聚众于长白山(在今山东济南南部的丘陵区)。义军很快移兵北向,进攻齐郡城。

齐郡一带官军力量很弱,屡次与王薄交战而不利。张须陀率本郡官军徼击义军,王薄和他打了一仗,吃了个大大的败仗,见势头不好,便引军向南,攻打鲁郡。

张须陀率军穷追不舍,在泰山脚下赶上王薄。王薄当时刚刚在泰山打败了当地官军,锐气正盛,没有很好地防备。

张须陀抓住战机实施偷袭,将王薄打的溃不成军,临阵斩杀3000多人。王薄收合败军,不敢继续南下,调头向北渡过黄河,进入临邑。

张须陀继续穷追猛打,将王薄余众斩杀五千余级,虏获牲口数以万计。王薄不甘失败,北连郝孝德、孙宣雅等部义军,合众十余万人再来攻打章丘,企图消灭张须陀这个头号劲敌。

然而义军组织松散,诸军旨在掠夺,战斗意志不是很高,被张须陀率众二万以寡胜众,三家义军被打的星落云散,郝、孙两部退回河北,王薄率残部流窜于山东,后来再也不敢与隋军对抗。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