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你现在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并说一说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困惑,不足?

如题所述

写作思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紧扣主题,有时读者会被作家的思想和想法所迷惑。在这种情况下,作家倾向于使用太多的细节,而且非常具体,这不是读者所需要的。

正文:

在所有的课程当中,我最喜欢语文课。

那你们就一定会问我:“你为什么喜欢语文课?语文课不是很枯燥吗?”对!我原来是怕上语文课,我不喜欢背那长长的课文,觉得它没劲、枯燥。但是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就是这位新的语文老师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姓崔,他年纪很轻,中等身材,圆脸,宽宽的眼镜后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崔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是学习著名作家阎肃老师创作的诗歌《故乡是北京》。望着这位新老师,想到又要背那长长的课文,同学们个个无精打采,课堂上一片沉寂。

崔老师好像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他大声说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篇课文还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呢,你们想听吗?”被老师这么一问,大家先是愣住了,既而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想!”看大家来了精神,崔老师竟然把电脑和音响搬到了教室。

随着美妙的音乐响起,崔老师也哼唱了起来。顿时教室里充满了生机。见同学们来了精神,崔老师又用优美的语调,抑扬顿挫地为我们朗读了起来。渐渐的美丽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慢慢的几十双眼睛与老师连成了一片。

崔老师上的每一节语文课都非常的丰富多彩,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现在我知道了,语文课可以像音乐课一样唱出优美的乐曲,可以像美术课一样画出缤纷的色彩。

语文课快要接近尾声了,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新颖却又艰巨的任务——给自己取个“字”。回到家我忙把《论语译注》摊开,翻阅着、浏览着,手里握着一根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写了又涂,涂了又写。嘴里还念叨着:“贤让,嗯,贤厚老实,为人谦虚。不好,这意思有些许空洞了”。

屋内只有笔尖划过纸的“沙沙”声与翻书时的“哗啦”声。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我却还像没头苍蝇一般乱撞。看着满满一张被淘汰的字号,我停下笔来。窗外,天已渐渐黑了,家家户户都开了灯,街上的路灯也亮了起来,可是我却没心思欣赏夜景。

脑海里一直回荡着——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字呢?我闭上眼陷入了沉思。我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我睁开眼,翻开书,看那一行行文字,仿佛也变得可爱了呢。

我一拍桌,有了!就叫习乐吧!这个名字好,有深意,还能督促我自己。当我工工整整写下“习乐”二字时,我才真正感到欣喜。我收获的是思考的乐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