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成就

如题所述

苏轼的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据传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 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 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 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

后人对苏轼的评价: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

苏轼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 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