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用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1. 月在古文中有什么意思

月:1.月亮

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

2.每月,月月(类似于:天天)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孟子》

3.一个月份(同现代汉语中的“月”)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4.像月亮一样的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5.月光,月色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6.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7.一个月的

如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月表:按月记事之表

2. “月”在古文中的所有意思及例句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moon]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month]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月光,月色 [moon light]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menses]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month of pregnant or confinement]。如:在月子里

[颜色或形状]像月亮一样的 [moon-like]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每月 [monthly]。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beautiful]。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3. 求一篇写月的古文

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长安玩月诗序》 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

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出处不详 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出处不详 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王建 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徐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十九首(之七)》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古诗十九首(之十九)》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听月诗》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怨歌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其一)》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车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4. 有关月的古诗、古文

呵呵、

这当然是我们苏轼的《水调歌头》

除了这个你可能忽视了李白

李白的《静夜思》虽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也是关于月的

对了、还有楼上说的《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

我都给LZ写下来吧、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静夜思》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愿LZ采纳、

5. 描写月的文言文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6. 关于”月”或”中秋”的古诗,古文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宫曲——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 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