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散文作文怎么写

如题所述

搭红头巾
  以前,土家姑娘新婚,头上都要搭一块红头巾。头巾的四角系上铜钱,新娘要把四个铜钱死死地含在嘴里,害怕红头巾被风掀开了。人们把那红头巾称为“喜罩帕”。
  传说是很久以前,土家有一个崽儿,名叫猪娃,父母死得早,他从小就在山上打柴放猪。猪娃特别喜欢吹咚咚喹(一种民间乐器)。他吹咚咚喹可是人听人爱呢。花儿听了花开,鸟儿听了飞来,周围五个寨的土家小伙儿都羡慕他.娃娃们都喜欢和他一起上山打柴放猪。
  经常跟猪娃一起放猪的,有一个叫昔比的姑娘,她从小头上就包着头巾。昔比的歌也唱得好,她唱歌的时候水就不流了,鸟也不叫了,五个寨子的土家小伙儿都被她的歌声迷住了。
  猪娃和昔比一起放猪的时候,一个吹咚咚喹,一个唱山歌。有了他俩,山寨充满了欢乐,人们干活也不累了。
  猪娃和昔比都一天天长大了。五个寨子的姑娘们来找猪娃说亲,猪娃一个都不同意;五个寨子的小伙儿找昔比求亲,昔比也一个都不答应。
  猪娃喜欢昔比,可看到成串的媒人都被昔比挡回去了,也不知道昔比喜不喜欢自己? 一天,他对昔比唱道:
  长长蓬江深又深,
  拣个岩头有半斤,
  丢下岩头试深浅,
  看看河水有多深。
  昔比听了,接过来唱道:
  阿妹生来爱唱歌,
  山歌出口百鸟和,
  郎若敢把歌来对,
  胜过千人请媒说。
  猪娃一听,昔比有了意,但他想到自己家很穷,又唱道:
  哥想妹,到如今,
  六月火盆难拢身,
  钝刀破竹难开口,
  月底栽花根最深。
 昔比知道猪娃的心,便往山上爬去,边爬边唱:
  韭菜开花细绒绒,
  有心恋郎不怕穷,
  只要二人情意好,
  冷水泡茶慢慢浓。
  猪娃明白了昔比的意思,非常高兴,吹着咚咚喹,向昔比走来,刚走出山林,就看见昔比坐在山垭口的岩头上抹眼泪。他走上前去抓住昔比的手说:
  “昔比,你是怎么啦?”
  “我…我不配……”
  “你,你咋这么说呢?”
  “因为我头上有头巾。”
  “那头巾把你打扮起才乖呢!,
  “我得过病,头上……”
 “头上怎么啦?”
 “没有头发。”
  这一下,猪娃明白了。说:“头上没头发怕么子?我给你买块红头巾……”二人就唱起了《巴心歌》:
  变水我俩流一沟,
  变竹我俩长一篼,
  变花我俩开一树,
  生不丢来死不丢。
  成亲那天,人们把猪娃买的红头巾搭在昔比姑娘的头上,怕红头帕被风吹掉,又在头巾的四只角系上铜钱,昔比就把那四个铜钱死死的含在嘴里。进了洞房,猪娃将昔比头上的红头巾一掀开,昔比的头上却长出了一头黑油油的秀发。人们就给那红头帕取名为“喜罩帕”,说它能给姑娘带来幸福。
  后来,土家姑娘结婚那天就都要搭“喜罩帕“了,就是图个吉祥!
  过年放鞭炮
  传说伏羲两姊妹造了人烟过后,人就一直长生不老。所以盘古王活了八百多岁还找得到十八岁的姑娘呢。那时候的人不会死,只是象蛇一样蜕壳,一年脱一回。每到蜕壳时候,人们就让自己的亲人用木桶封闭起来,等七天七夜后,壳就自然蜕了,老头子又变成了年轻小伙儿。
  猴子从马桑树上爬到了天堂,玉皇大帝便问猴子人间什么最苦,猴子想它早就在阎王那里把自己的生死簿偷了的,可以长生不死,世上人也长生不死,它斗不过人,就想这是个好机会,所以它便给玉皇大帝说:“玉皇大帝呀,人间最痛苦的就是人蜕壳,比死—回还苦啊。”
  玉皇大帝怕猴子说假话,叫千里眼到南天门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千里眼到南天门—看,也觉得人蜕壳真的最苦:要用木桶封闭七天七夜呢。于是他也回去禀报:“玉皇大帝啊,人真的蜕壳最苦。”
  玉皇大帝就令生死神把人和蛇交换了一下。从此,蛇就兴蜕壳,人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死去。
  原来猴子跟人是很好的邻居,每逢过年,人都要请猴子过来作客。猴子上天去把人和蛇的生死调(调换)了之后,人就愤恨猴子了,过年的时候,就“霹雳啪啦”的放鞭炮,把猴子吓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后,再清清静静的过年。所有土家人过年一直都要放鞭炮。
  扫阳尘吊
 传说灶神菩萨是个傻子,并且记性特别差。玉皇大帝让他做啥子他就做啥子。他到人间来的任务是收集每家房子主人说的话,然后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去向玉皇大帝禀报。他人傻,记性差,—年365天,那么多事怎么记得住呢?于是,他就把好事记在心头,把坏事记在房子遮楼的竹子和横梁的阳尘吊上。
  腊月二十三是灶神菩萨的生日,他都要回天堂去。房子主人怕他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就要在腊月二十三以前用苦竹叶捆成的扫把,把阳尘吊扫落下来,扫出去倒在十字路口上,同时还要烧些纸钱。让灶神菩萨从那过路时就只管捡钱、认路,而忘记捡那些事情回去。
 所以,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土家人都要扫除屋子里的阳尘吊。
  灶神菩萨节
  传说,从前玉皇大帝是在黔江的灰千梁子上住起的,他有个扯山镜和钻山镜。山的这面,用扯山镜,不管多远,都看得清清除楚楚,在山的背面,就用钻山镜,不管隔多大的山,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有一年,他上天去后,遇天河涨水。人间发生的事情他全都不晓。猴子从马桑树爬上天去禀报地下正大旱,于是玉皇大帝就洒水,等他把水洒完,却把地上淹得洪水齐天了。洪水淹到了灰千梁子搞得他无法下来落脚,他就回去住在天上了。
  后来,因为犯了天条,猴子也上不到天上去了,玉皇大帝也不晓得人间的事情,他就派他身边的司厨大元帅下凡,到每家每户去驻下来了解情况。等到腊月二十三才回去汇报人间每个家庭的情况。
  因为他是司厨,所以他来到人间后就把身体依附在每家人户的灶上。如遇哪件事情冒犯了天庭,他就会变成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托梦给你,所以人们都把他作为灶神菩萨敬奉。因为他在玉皇大帝面前都是老老实实反映情况,老百姓都很喜欢他。如果是雨下的时间长了希望天晴,人们就烧一只扫帚,灶神菩萨就会上天去给玉皇大帝说:“人间雨多了,柴都没得烧的了,在烧扫帚,该出太阳啦”。于是当天太阳就会出来。
  要是人间遇到干旱,人们就用洗盐罐的水来煮菜,灶神看见后就会回天庭去禀报:“人间干旱严重,没得水吃,把洗罐罐的水都弄来吃了”。当天,一场大雨马上就会下起来。
  老百姓很感谢他,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神菩萨上天时,人们都要放鞭炮送他。大年三十晚上他回来,人们还要专门做米粑素菜和点香火迎接他。
  所以,土家人从不在灶孔前面烘烤鞋子和小孩儿的尿布,因为那里是灶神菩萨的嘴,怕脏了,惹灶神菩萨不高兴。
 牛王菩萨节
  远古时代洪水泛滥那阵,满山遍野都是水,低一点的地方全都被水淹了。人们为了逃命,就赶着牲口带着一家老小往山上跑。人往山上走,水也往山上涌。眼看天底下只剩两个山头儿了。汉人就逃到那个大山头上,苗人就逃到那小山头上。土家人隔汉人那个山头有一条小河,隔苗人那个山头也有一条小河。眼看没得跑处了,汉人那个山头大些,土家人就往那山头上爬。汉人怕土家人上去把山头压垮,汉人头儿就不准土家人往山头上爬。土家人没得办法了,脚下的水又还在往上头涨,眼看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土家人带的那条大水牛就往苗人那个山头游,土家人于是就拖住牛尾巴游过河,爬上了那个山头。洪水退去后,汉人从那个大山头上退下去,就生活在一起。苗人和土家人就从那个小山头上退下去生活在一起。
  洪水齐天那天是四月初八。牛的神性救了土家人,为了感谢牛的救命之恩,所以从那以后每到四月初八这天,土家人就要敬祭“牛王菩萨’,让牛停耕休息,并给它喂好饲料吃。
  祭鲁班的物品
  过去,木匠把一项工程做完了.主人家要送他一把伞和一套衣服……
  传说,这个“规矩”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传下来的。那时,鲁班在木工场做活时,不管路有多远,他都是夜夜回家里住。日子久了,鲁班娘子就问他:“你哟,大老远的,就在那儿住吧,天天跑回来你不嫌难得跑啊?”
  鲁班说:“不怕远,也不累。因为我有马。”
  有一天晚上,鲁班回家就去睡觉了。鲁班娘子只穿个小裤衩儿就悄悄起来想看看他那是啥子马。来到院坝找来找去都没看见那里有马拴着,却只看见大门口有一架木马。于是鲁班娘子就光着身子骑上去。她刚一骑上去,这木马就跑起来了,不一会儿就跑到了木工场。第二天还没亮,鲁班起床发现自家娘子不在了。心想他俩又没吵架,人会到哪去了呢。突然鲁班明白了,急忙赶到木工场。只见他那娘子光着身子在木工场边卷成一团,无遮无挡的。鲁班急忙用一床席子围起,上面用一把伞遮住,才把娘子背回了家。
  所以,现在的木匠在起新房之前祭鲁班时都要备新席子、新伞、新衣服一套,帽子、头帕、袜子等一应俱全。其实就是为鲁班娘子准备的。
  修房“封赠”
  从前,有一户人,家大业大。有的为文官,有的做武官。七个儿子取的名字都叫毛牛:大毛牛、二毛牛、三毛牛、四毛牛、五毛牛……
  后来这家人准备修新房,因为设计房子修得大,所以工期就要几个月。这家人尽管弟兄多,家庭又殷实,但对人却十分和气,邻里关系也十分融洽。对木匠师傅更是特别敬重,款待匠人顿顿不离鸡,还做到一日三餐的菜不重上。匠人们虽然每顿桌上都有鸡肉吃,可却始终没吃到鸡腿子。
  这样一来,掌墨(主管)师傅心里头就有了疙瘩。一直等到起房子那天晚上祭鲁班的时候。其他该准备的祭品主人家都备得好,就是仍然不见把鸡腿儿端出来,这掌墨师心头就更不是滋味了。于是他就使起了心眼,在排木列时就故意把两根中柱(顶梁柱子)倒排起,其意就是让你住在这新房里硬是不安逸。
  一切按程序进行:房子立起,瓦盖齐了,木匠师傅也该结算工钱回家了。这个时候,这家主人才把所有的鸡腿儿提出来送给掌墨师等匠人们作为感谢他们的礼物。
  掌墨师这时才晓得自己错怪这家主人了。必须想办法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做法。于是他就跟二墨师商量,一人拿把凿子钉到那两根中柱上说:“倒发千年”!
  后来,这家人果然财发人兴旺!所以,后来的木匠凡是在新房子修好后,都要说些吉祥的话,这就是“封赠”,以此弥补平时不经意的过失。
  郎中捉鸡
  传说,在黔江武陵仙山一带,有个医生,医运好时,医一个好一个。可后来医运差了,就不行了,搞得医一个就死一个。也没有人再敢去请他医病了。于是他就只有出去当乞丐讨米要饭过日子。没得办法,他把翻烂了的药书全部背起。有时三天吃到一顿饭,有时四天吃到两顿饭。
  那天,这个医生到一个员外家去讨米。员外出门去找医生给他家千金看病没回来,只有员外娘子在家。他就说:“我来找一顿饭吃。”员外娘子说“我屋里有个病人,哪个得空给你做饭吃嘛。”他就说:“我有几颗丸子,拿去用开水吞了试一下嘛。”员外娘子就送了两碗米给他,他接过来背起背篼就跑,生怕被员外家人来追呢。因为他给员外娘子的根本不是药。那是他在身上搓些汗条条来捏成些颗粒,再用泥巴面裹一下,“制”成的药丸。要是被发现了那肯定下不了台。
  员外回到家发现千斤的病好些了就问是怎么回事?员外娘子说:“一个乞丐,递了几颗丸子,吃了就见好转的。员外问明情况后立即沿这个乞丐去的方向追去。
  员外刚刚追到河沟,看见一个乞丐捡了三墩岩头,烧起火准备煮饭。就走过去说:“先生,请你跟我回去把我娃儿那病治彻底吧!”乞丐听员外这么一说,就怎么都不承认再回去。员外好说歹说才把乞丐请了回去。走回去一看,果真这姑娘的病好多了。这时候乞丐才翻书下药。三天以后,姑娘的病就完全好了。待乞丐医好姑娘,员外知道他的生世后见这个小伙子还不错。就说:“我只有这个女儿,干脆招你为女婿,房子也分一半给你”。这样,他就开起了药铺。
  一天,刚开门,就看见只老虎在门外坐起。小伙子就说:“畜牲,如果你是来请我,你就点头三下;是来咬我,就摆三下头。”那老虎便点头三下,一下就把他驮起走了。
  原来,这老虎母子咬一个妇女时,被簪子把嘴巴撑住了,他就用针尖把它撑起,把簪子取了出来。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老虎从此便自愿给他当坐骑。
  有一次出去,他出诊在病人屋头多坐了会儿,老虎在外面也饿了,就逮了那病人家的鸡。主人看见后就说:“先生,你那畜牲,在外面咬我家的鸡哟。”
  于是他走出来就跟老虎交待:“你下次,莫去咬鸡,每处我医好一个人后,就给你提一只鸡”
  这就是民间医生把病人治好后,要提一只鸡走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