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有多少个汉字

如题所述

汉字的数量大约将近十万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则已到99%。

扩展资料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

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编著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主编的《大汉和辞典》有49964字;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有54678字。

1994年冷玉龙等编著的《中华字海》有85000字。台湾地区教育主管机关编撰的《异体字字典》第五版,内容含正字与异体字,共106230字,是收录最多汉字的字典。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但是《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据统计,十三经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千多而已。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地区的CNS11643,5.0版全字库可供查询的字共87,047个汉字、10771个拼音文字及894个符号。

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汉字简体、繁体及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

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

殷墟的甲骨文及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1
商:甲骨文约3500个至4500个字。
汉:杨雄《训篡编》收录5340个字。
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录9353个字。
魏:李登《声类》收录11520个字。
魏:张辑《广雅》收录18151个字。
梁:顾野王《玉篇》选定22726个字。
宋:陈彭年等《广韵》收录26194个字。
宋:张麟文《韵海镜源》收录26911个字。
宋:司马光等《类篇》收录31319个字。
明:梅膺祚《字汇》收录33179个字。
明:张自烈《正字通》收录33440个字。
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收录47025个字
当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分别在公元前四世纪和公元五世纪消亡后,汉字便成为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人们在半坡遗址发现的6000多年前彩陶上的符号,可以说是汉字的萌芽,也称“原始”文字。又过了3000多年,出现了商代卜辞“甲骨文”,已发现约4500字左右,被中外学者誉为“全人类的文明财富”。据有关资料载,东汉时代许慎编着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异体字1163个。晋朝吕忱着的《字林》,收字12824个。宋朝王洙、司马光编的《类编》,收字31000余个。异体字21000个。清朝康熙时代编着的《康熙字典》,收集了47035字。191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字典》,共收字48000余个。新版的《辞海》,收单字14800余个。王竹溪教授的《新部首大字典》,共收字51000多个,多于《康熙字典》和《中华大字典》,是目前完成的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凝结着中华文化精髓的汉字共有多少个?前不久通过专家鉴定的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共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专家说,这是目前收入汉字最多的也是最全的字库。据了解,在国安字库问世前,收入汉字最多的为1994年出版的《中华辞海》,共收汉字87019个,其中重覆字320个。
第2个回答  2020-07-09
公考 公共基础知识:汉字六书
“汉字六书”,指的是汉字的构字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里面,前四种是直接的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六书的基础,之后是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借字而用或者借字注字的方法,和前四种造字方法不太一样。

“象形”,就是根据最简洁的符号或者图像来描画某实际事物,通过形状来表达文字所代表的的含义。比如说“日”、“月”、“山”、“石”、“田”、“火”等,就是根据事物的形状造出来的象形字。现在有的象形字已经看得不太明显,但有些还是可以看出来的。虽然现在象形字已经比较少了,但是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还是占据很高的地位,是汉字的基础,比如说“马”是“驴、驮、驾”等字的构字成分,从形状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意思。但是象形字毕竟有自己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丰富的语言需要,于是有了之后的文字。

“指事”,与象形文字不同,是比较抽象的,就是在形字上简单地加一些笔画而构成一个新字,比如说在“木”上加一横,就成了“本”字,在“刀”的左面加一点,就成了“刃”字,所以都是比较抽象的、复杂的,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故指事字在汉字中特别少,尤其是汉朝之后,几乎没有再出现指事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成新字的构字方法。比如说俩人为“从”,三人为“众”,把“日”和“月”合在一起造成一个光明的“明”,表示“光明”之意。当然,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也会有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形声”,“形”即形旁,叫形符或意符;“声”即声旁,也叫声符或音符。也就是说形声字是由“形”和“声”两部分组成的,形是表示字所代表的含义,声则表示这个形声字的读音。所以有时候,有些文字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也可以读出它的读音。例如用“方”作声旁,配上不同的形旁,就是“访、防、芳、放”等。

“汉字六书”中的“假借”和“转注”不是造字方法,而是运用已有的汉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字。“转注”,其实和形声字的结构是相同的,但是转注字的形和意是一致的,而形声字的形和意一般意思是不一致的。“假借”是用已有的同音字来寄托新词的意义,例如人才的“才”,本意是“草木之初”,而用在人才里面假借为有用之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08-05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精确的数字。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幸好《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第4个回答  2018-01-09
目前收集到的汉字大概有十来万字
《中华字海》收字87019个,其中重复字320个。
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
台湾《异体字字典》收入正体与异体字106,230字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