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美食有哪些老店

如题所述

南京的美食很多,但真正能捕获人心的,还是那些经得起岁月洗礼的美食,南京的这些百年老店,吃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回忆!

马祥兴 171岁

中国十大百年餐饮老字号,南京仅一家入选,那就是创建于1845年清道光年间,跨越了三个世纪的马祥兴菜馆。

创始人马思发最初只是在花神庙摆饭摊谋生,大家都叫它“马回回饭摊子”,马思发过世后,他的儿子马盛祥有了一间小矮房,取名“马祥兴”。

三个世纪的战火、动荡,马祥兴关门歇业过,改过名字,换过主人,但传统的清真菜技艺却一直在薪火相传。

韩复兴 150岁

韩复兴创办于清同治五年,清末时有“贡鸭”美誉,并与苏绣、镇江香醋并称“江苏三宝”。到上世纪50年代初,韩复兴在南京已经拥有4个鸭子店,名声大噪,曾有“北有全聚德,南有韩复兴”之称。

刘长兴 115岁

始于1901年,创始人刘国发原是做小馄饨的活动摊贩,后来生意越做越大,1935年刘长兴成为南京最大的面馆。

永和园 115岁

一位名叫卞永生的于1939年买下“雪园”,苦心经营。自此永和园的干丝和烧饼享誉金陵城。品种愈加丰富,口味也愈加多样和独特。

朱自清先生、俞平伯先生和侯宝林大师都对永和园赞不绝口。

“永和园”为仿古建筑的三层组合楼,总面积2200平方米,优雅的江南风韵融入其间,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金陵春 111岁

始于1905年,是清末明初颇负盛名的“南京三问”(问渠、问津、问柳)之一的“问柳饭店”。它是南京第一家西餐馆——“金陵春中西餐馆”,由清末淮军张统领所创办,1936年前为南京最大的京苏菜馆,兼治西菜

1934年秋末,张学良第二次来南京,在金陵春设宴,答谢好友,宴请林森、邵力子、于右任、吴稚晖等国民党元老。京苏大菜泰斗胡长岭亲自掌勺,推出经典的“燕翅双烤席”,这也成就了金陵春的美名。

绿柳居 104岁

始于1912年,位于秦淮河畔的桃叶渡,垂柳依依,“绿柳居”因此得名。绿柳居以“鲜、嫩、烫、脆、香”五大特点名冠金陵,“绿柳全素宴”可谓神形兼备、以假乱真,它的美味堪与荤食大菜媲美,甚至更胜一筹。

民国时期,绿柳居更是宴请要人的尊贵场所,戴季陶、孔祥熙、蒋经国更是经常来此小憩。孙中山先生和宋氏姐妹更是对绿柳居的素食爱不释手。国外政要名人更是慕名而来。

金春锅贴 110岁

金春锅贴店始创于清朝末年,店址原在中华门西沙湾口。由于店主精心尽力,声誉渐佳。抗战胜利后,随着新街口的繁荣,金春锅贴店遂迁至汉中路近新街口地段扩张经营。当时的馅心是由创始人樊光昌本人专事制作,而且是关门调制秘不示人。

奇芳阁 99岁

始于1917年,上界名流和商界政要开设,当时是名噪一时的上流社会聚集地。传统特色小吃见长,现在也承办宴会。秦淮八绝占了两绝。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什锦菜包、鸡丝面,在百年的历史中,技艺愈加炉火纯青。各地游客都会慕名前来,只为一睹金陵秦淮的风采。

清真安乐园 96岁

从元代始,回民来到中原,清真菜应运而生。经过百年的发展,清真菜更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清真安乐园便是在风雨飘摇中一路走来。清真安乐园建于1920年,凭借多年积淀下来的好口碑,安乐园菜馆成为南京颇负盛名的五大清真老字号之一。2001年还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餐饮名店”荣誉称号。

蒋有记 94岁

1922年,创始人蒋有才创立了“蒋有记”,蒋家三代人在风雨中辗转,最终蒋家后人蒋玉友从他人手中拿回了蒋有记。风风雨雨近百年,几易其主,但不变的始终是那个老味道。蒋有记最大的特色是牛肉锅贴,秦淮八绝之一。

蒋玉友,如今蒋有记的掌门人。已经年过60的他,虽白了胡须却精神矍铄。

蒋玉友三秒钟就能擀出一个面皮,一双手上的老茧足以作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1、 小笼包:吃小笼包讲究汤汁,做的时候要把高汤凝成透明的固体胶质,切碎了拌在里面,热气一蒸,就全化成了汤水。好的小笼包皮薄如纸,提来提去还不带破的。小心翼翼地提出来,放在醋碗里,对准上面一吸,鲜美的汤汁就进了肚了。不过不能着急,不然会烫着,然后再慢慢享用里面的内容。在狮子桥的尹氏鸡汁汤包比较大众,可以去吃一下,味道很不错!

2、 煮干丝:南京干丝是一套不同于其他城市独特的制做方法。那些嫩而不老,干而不碎的干丝,均为豆腐店的特制而成。将豆腐切切细丝,配合各种汤料煮好,拌上香麻油和上乘酱油,入口清爽而回味悠长。 这个去一些小地方吃就可以了!

3、 牛肉锅贴:外脆里嫩、馅足汁多。咸中带甜是南京牛肉锅贴的最大特色。因为汁多,老主顾都把吃汤包的用到了这 锅贴上。第一口咬大了汁会漏;咬猛了汁会喷;咬太小又不过隐!我们学校附近的牛肉锅贴不错,不过已经不卖了,呵呵!你去夫子庙很多小吃店都有,不过味道一般。

4、 鸭血粉丝:在南京,卖鸭血汤的摊子星罗棋布。精明的摊主预先将鸭血煮熟,切成小块放在锅中,见有游客来,便捞出鸭血装在白瓷碗里,然后浇上一勺滚烫的鲜汤,滴上数滴香油,撒上一撮虾米或鸭肠衣等,再加上一撮香菜。爱吃辣的客人,还可以再加上些辣椒油或胡椒,又香、又辣、可口的味。 最好的是回味的鸭血粉丝汤,里面还有好多小吃,南瓜饼什么的都不错,可以尝一下。在新街口等都有分店。

5、 如意回卤干:南京历史悠久,南京人也愿意把各种小吃和历史沾上边。就拿这普普通通的回卤干来说,还和明太祖朱元璋扯上了联系。传说朱元璋在金陵登基后,吃腻了宫中的山珍海味,一日微服出宫,在街头看到一家小吃店炸油豆腐果,香味四溢,色泽金黄,不禁食欲大增。他取出一锭银子要店主将豆腐果加工一碗给他享用。店主见他是个有钱的绅士,立即将豆腐果放入鸡汤汤锅,配以少量的黄豆芽与调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软绵入味送上,朱元璋吃后连连称赞。从此油豆腐风靡一时,流传至今。因南京人在烧制中时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象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称为如意回卤干。

6、什锦豆腐涝:豆腐涝也叫豆腐脑、豆腐花,南京话又称“都不老”。这道小吃全国各地都有,可南京的豆腐涝和其他地方的不大一样,除了一样的色白如玉。清香爽口外,南京的豆腐涝讲究一个佐料,辅以虾米、榨菜、木耳、葱花、辣油、香油等十余种佐料,不光是颜色漂亮,口味更是醇、浓、香、鲜、咸淡适宜,辛辣适中,有滋有味。南京人吃小吃还好个“说法”,这一点在豆腐涝这个朴实的小吃上也得到了验证:据说,豆腐涝这玩艺,年轻人吃了健脑补脑,老年人吃了延年益寿,为了讨口彩,店家还在里面加入什锦菜,什么意思呐?前程似锦,呵呵。

7、状元豆/五香蛋:状元豆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小吃之一。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居住在城南金沙井旁小巷内的寒士秦大士,因家境贫寒,每天读书到深夜,其母就用黄豆加上红曲米、红枣煮好,用小碗把豆子装好,上面加一颗红枣给他吃,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好中状元。后来,秦大士中了状元,此事传开,状元豆便出了名。。一些小贩就利用学子的这种心理,在父子庙贡院附近卖起了状元豆,衬口彩说“吃了状元豆,好中状元郎”。状元豆实际上就是五香豆,和五香蛋一样,五香豆入口喷香,咸甜软嫩,细细品尝,趣味横生,由于烹制入味,一般色泽呈紫檀色,入口富有弹性,香气浓郁,让人吃起来就停不住嘴喽。夫子庙有家专卖的,不过呵呵,我是不大喜欢吃。

8、盐水鸭/鸭头:到南京是不能不吃盐水鸭的。南京嗜鸭之深,乃至有人说南京人前辈子都跟鸭子有仇。不管这个传言有没有根据,但是南京被称为“鸭都”却是实打实的名头。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负盛名,据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京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故美名日:桂花鸭。《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斩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也正是吃鸭吃得太多,南京人还变废为宝的将鸭头做成一道美味小吃。鸭头无论是红烧还是酱泡,或是盐水,都是吊人口水的人间美味。买上三五鸭头,再来一瓶啤酒,细细品尝慢慢啃,那个舒服啊…… 咸水鸭很多超市都有卖的,价格比那些旅游商店的便宜很多,可以带给家人朋友,认准桂花鸭公司的,有个鸡鸭加工厂的不好,不要买哦!

9、蒸饺:蒸饺实际上全国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饺却别具一格,不但形状精美、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称,油一点腻一点就达不到爽口的效果了。香菇蒸饺的馅心是有新鲜猪肉和香菇调制而成,加上鲜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笼蒸熟后肉嫩汁饱,轻轻一吸,一股浓浓的清新气息在口腔中弥漫。在乌衣巷里有个小店,当时吃的蒸饺,还不错哦!

10、糕团小点:江南人嗜甜,所以,传统的糕团小店在南京还是很有市场的。南京人吃甜食讲究甜而不恶,糯而不粘,方称为甜品之上乘。此外,光口味好还不行,造型色泽还要出众,所以,南京的糕团大多玲珑小巧,色彩缤纷,入口香甜松软,清香满腔,再来上一壶上好的绿茶,就是顶好的口福了! 夫子面里有个莲湖团糕店的专卖,品种花样很多,不贵,随便逛的时候可以买了当小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