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女工程师帮村民举报污染后获刑,此案属于民事纠纷吗?

如题所述

陕西女工程师李思侠 帮村民举报污染后获刑,此案不属于民事纠纷,而是属于刑事案件。因为目前陕西女工程师李思侠已经一审被获刑,判处了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被判刑后此案件基本已经定性为是刑事案件,虽然女工程师李思侠的律师一直在为其做无罪辩护,但一审结论已经结束,女工程师李思侠被判刑是铁打的事实。

事情的原委其实非常清晰,那就是李思侠的老家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双喜村,在2008年入驻了两家石料加工厂,就是这两家石料加工厂的到来,村民的生活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也正因为这两家石料厂,李思侠为了和石料厂抗争从一名工程师沦为了阶下囚。李思侠一审被判刑后,村民和律师都无法理解,明明是为民举报污染石料厂的李思侠,却被以寻衅滋事判了刑,很多村民从心理和情理上非常难以接受。

关于李思侠为何会介入到这件事情当中,其实是村民找到李思侠,让高知识分子的李思侠帮助维权。李思侠对家乡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家乡人找到她后,她无法无动于衷,回到家乡后她亲眼目睹了石料厂破坏道路,以及污染当地粮食地和水源,她最终决定帮助村民维权,保护老家的生态环境,大部分村民都觉得李思侠是在做好事,为民请愿。

然而,环保卫士李思侠却被检方提起了公诉,理由是李思侠涉嫌涉嫌“恶势力”组织和寻衅滋事罪。一审目前已经结束,虽然法院并没有以恶势力来判刑,但却仍然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李思侠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李思侠被判刑后,倍受关注,民怨纷纷,明明是为民请命,却沦为了阶下囚,是很多村民无法理解的,目前李思侠的家长和律师在积极上诉中,李思侠会不会无罪释放,还是未知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6

这时间让人看不懂的事情,陕西女工程师李思侠帮助村民举报污染后获刑,这真的不是民事纠纷,这是一场刑事诉讼,而且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地的一审法院已经,对这位女工程师进行了有罪判决,判处了有期徒刑两年06个月,这说明,在当地的法院的认定中,确实认为李思侠违反了刑律,是一个违法犯罪人员。

事情的起因

那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李思侠的老家,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双喜村,从2008年开始进入了两家石料加工厂,这两家石料加工厂的来到,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年轻与工程师李思侠与这两家石料厂进行了抗争,并且代表村民向上级机关反映,这两家石料厂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次正常的向上反映情况维权,这为然被定性为寻衅滋事,居然还被人民法院判了刑,这让当地的村民很难理解, 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

归根结底,这件事的起因是当地的村民找到了李思侠,人就是李工程师有知识,有文化,而且是本乡本土飞出去的金凤凰,有一定的乡土之情。面对家乡人的恳求,李思侠感同身受,他立即动身,回到家之后,目睹了这两家石料厂破坏道路以及污染当地的粮食产地和水源,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影响了李思侠,他认为,既要经济发展,又要要保护好家乡的青山绿水。这两者并不矛盾,在这个时候为了,自己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保护家园的生态环境,他觉得自己有义务站出来。

我的想法

可是没想到她竟然被检方提起了公诉,认为他涉嫌恶势力组织和寻衅滋事。然后更加让人想不通的是,竟然她还被法院判了刑。这件事情在当地的村民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明明工程师是为了村民请愿,为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举报污染企业,怎么就成了寻衅滋事了呢?这件事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认为如果李思侠通过正常途径反映问题的话,不应该被认定寻衅滋事,如果他采用的相对比较激进,确实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进行维权的话,那么法律对它进行制裁没有问题,但是当地的政府也好,当地的法院也罢,应该做好解释工作让大家明白一个所以然,同样我们能够理解当地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想法,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那种先建设后治理的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这是极端不可取的

第2个回答  2020-08-05
此案不属于民事纠纷,而是已经上升成了刑事案件,因为女工程师因此获刑,就不是简单的民事纠纷了。
第3个回答  2020-08-05
此案已经不属于民事纠纷了,这已经算是刑事案件了,女子被判刑了。
第4个回答  2020-08-05
刑事案件,在当事人帮助村民举报污染后,就被当地公检法机关定性为寻衅滋事罪,还被判处有期徒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