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贡献最大的人只能选五个,你会选谁?

如题所述

黄帝:华夏族人文始祖

周公:古代制度制定者

秦始皇:中国基本版图奠基人

孝文帝:民族融合的先驱

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先驱

誉满天下者,必谤满天下。你觉得功最大的人,或许在别人眼中就是罪最大的人。历史人物,更是极具争议。

黄帝:华夏族人文始祖

黄帝姓姬名轩辕,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在位期间统一华夏部落,征服东夷、九黎部落。制订了农耕民族上衣下裳的服饰,大力发展生产,建造房屋、车船,制作音律、医学等。五帝中少昊、颛顼、帝喾、唐尧都是黄帝的后代,夏商周的国君都是黄帝的后代。周朝采用分封制,这些姬姓国家以国(封地)为氏,形成了中国大多数姓氏,故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

周公:古代制度制定者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帮助周武王伐纣,周武王死后辅佐幼主周成王,并制订礼乐。周公摄政七年,完善了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以血缘宗法为基础,把国家和家族联系到一起,对周朝的统治和中国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被分封的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客观上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贾谊称周公为黄帝之后、孔子之前第一人。

姜子牙:百家宗师

姜子牙人称姜太公,西周最高军事统帅,武王伐纣的谋主,齐文化的缔造者,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子牙建立齐国,制订了发展商业、手工业的方针,齐国经济比较发达,后丝织业向中原地区扩散,成为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最主要的产品。

秦始皇:中国基本版图奠基人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39岁完成中国统一大业,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历史上遗产最多的人之一,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灵渠等,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等沿用了两千年,奠定了古代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刘邦:汉民族的开拓者

刘邦出身低微,楚汉战争中屡败屡战击败项羽,登基后以政治手腕消灭异姓诸侯王,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为汉初的发展赢得了时间。刘邦最大的贡献是两汉的民族认同,取代了战国以来的地域之分,汉初秦人、楚人、齐人等,汉朝之后都变成汉人了。

孝文帝:民族融合的先驱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元宏,五胡十六国以来,北方汉胡矛盾严重,北魏统一北方后,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孝文帝在祖母冯太后的基础上,强力推行汉化改革,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有了很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

杨坚:再次统一中国

隋文帝杨坚,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接受北周静帝禅让,灭掉南陈统一中国,结束了西晋以来300多年的分裂。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开皇三年大破突厥,隋文帝建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寒门入仕的途径,三省六部制为后世所沿用。

蒙哥:蒙哥之死影响世界

马能到的地方,没人能够阻挡蒙古人前进的脚步,除了蒙哥。钓鱼城之战杀掉了蒙古大汗蒙哥,钓鱼城成为蒙古人唯一没有攻破的城池。蒙哥死后,蒙古人没有打进非洲,没有灭掉西方文明,连南宋也多活了20多年,而蒙古内部陷入分裂。忽必烈坐稳大汗宝座后,大力推行汉化,逐步改变蒙古人滥杀的政策,使中国免受更大的损失。

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先驱

唐末五代起,中国再次进入分裂,连北方的屏障燕云十六州都长期丢失,两宋无力收回,元朝继任大统。朱元璋幼时家贫吃不上饭,后参加红巾军,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结束了蒙元的统治,收回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再次统一中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0
孔子、成吉思汗、毛泽东、邓小平。孔子倡导平民教育,成吉思汗的版图扩大到欧洲,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成立了新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第2个回答  2021-01-20
我会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康熙帝。
第3个回答  2021-01-20
嬴政、刘邦、李世民、朱元璋、教员。嬴政建立了大一统政权,刘邦巩固了大一统制度,李世民被外邦尊称为天可汗,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民族政权,教员的话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没有他我相信在座一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不会比现在更好了。
第4个回答  2021-01-17
唐太宗,因为唐朝特别繁华,那个时候都是特别安定的。所以这样的和平,就是说明了他的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