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如题所述

1、基层干部思想认识的滞后,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要求难适应。

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为发挥这支力量的作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 然而,对社区党建工作却重视不够。

一是有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

翻阅各地加强社区建设的有关文件便不难发现, 注重经济效益问题的较多, 涉及到如何帮助解决党建工作面临的具体困难却较少。

二是把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等同于组建党组织。

一些基层党委负责人认为, 社区党建工作的任务就是把党组织建立起来,至于怎样发挥作用是社区党组织自己的事,致使党组织开展活动时因缺乏正确的指导而有名无实。 

三是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漠。

如相当一部分退休、下岗的党员认为,参加组织生活不再有任何意义,缺乏共产党员的使命感。

四是了解、参与和建设社区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由于我国的社区建设还刚刚起步,所以许多下岗职工、离退休党员和私营企业党员不愿意把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 社区成员单位也对社区共驻共建的意识和应承担的义务缺乏正确的认识。

五是党组织的覆盖率还有空白点。

这主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难以建立,其理由是就业对象大多是城镇青年、农民、下岗职工,打工挣钱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党的意识,即使是相当一部分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仍未建立党组织,有的建立了党组织也很少开展党的活动。

由此,一些居民缺乏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以致加大了社区党建工作的难度。

2、社区党组织职责任务的多样化与实际工作的职权难统一。

社区的纷纷建立使大量的“单位人”涌入社区,社区党建工作职责的多样化日益明显。社区不仅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将流动党员转入社区,而且离退休党员,甚至包括在职的党员也要接受单位、社区的“双重管理”。从这个意义上看,社区的党务工作者已不再是单纯的“党务”工作者,而是承担着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的行政、党务“一肩挑”的责任。

3、经常性的党建工作与繁杂的日常工作难协调。

社区纳入属地化管理范围的扩大而形成的社区党务工作者有责无权的矛盾,造成了社区的物质条件极为贫乏,制约了社区党建活动的开展,如党员活动缺少场地等。又由于城市管理中心的下移和“两级政府、三层管理”的实施,使得社区党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必须要应付长期性的“中心工作”和日常性事务,如城管创建活动中的三天一检、五天一查,另一方面,还得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系列的工作。真可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线穿”。

这就导致了社区党务工作者与居民的联系大多仅局限于过去的负责进出盖章、计划生育证明、邻里纠纷调解等繁杂的日常工作,而对于与社区党的建设密切相关的党员队伍建设、精神文明的开展以及弱势群体帮扶机制的建立等工作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4、有限的活动经费与扩大的支出难成比例。

众所周知,社区现有的经费来源渠道狭窄,除了市、区两级下拨的创建经费和原居委会时代的一点房产租赁以外,就靠驻辖区单位和联建单位的一些少量赞助了。而有限的经费在用于支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电话费、水电费、办公用品后就所剩无几了,远远不够社区党员开展活动,加上事业单位的企业化运作, 驻辖区企业的纷纷破产买断, 其赞助将会越来越少。

扩展资料:

全面提高党组织生活,关键在于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要必须明确要求,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精心安排。尤其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

1、引领意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

要增强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引领意识。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因自己是行政领导而忽视党组织的监督,要积极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在党员中发挥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党组织要按照规定,落实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能因其是行政领导而放弃监督。

2、创新形式,提升组织生活吸引能力。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需要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坚决落实,要解决好制度的落实问题,创新既是关键,也是手段。党组织在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制度落实的根本,又要创新落实制度的手段、方法,不断提高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调动党员参与的主动性,进而确保党组织生活开展“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提升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3、强化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

基层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在支部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党支部书记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党组织生活质量。要把增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作为龙头工程来抓,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把素质好、党性强、业务精、懂管理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支部书记队伍。

4、调动热情,提高形式内容创新能力

要丰富组织生活的实效性,组织生活的形式单一会影响组织生活的质量,会影响党员的参与热情。选择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可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生动有趣而富有成效,所以组织生活的形式应当呈现出多样性,对传统的活动形式要有选择地继承,有创新地发展。

可以尝试利用网络开设党建专栏,在专栏开展党课教育,建立网上党组织生活平台,借助QQ聊天工具,开展党组织生活会,由于相互之间不直接面对面,民主评议时大家可以放下思想包袱畅所欲言,为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参考资料:

浅谈基层党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法制网

社区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共产党员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0

社区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重视不够。一些部门的党组织对基层社会结构面临的改革和调整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开展社区党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抓手。有的虽然有安排、有部署,但在抓落实方面做得不够。

(二)任务不明确,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于当前社区党建有哪些主要任务,从哪些方面去抓,一些社区党组织对此不明确,或者是找不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此外,方式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不够,切实有效的措施、载体和机制不多。

(三)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比较薄弱。表现为:一是社区党支部发展党员困难较大。社区管理的人员多为无业人员和社会青年,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不愿加入党组织,真正能让社区党支部发展的党员后备人选少而又少。加上一些地方党支部的工作力度较弱,党员发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流动党员管理上比较薄弱。

(四)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目前,许多社区虽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工作机制,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共建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有不少单位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不明确,没有建立层层负责和专人负责等责任制。

(五)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和针对性。目前,一些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方法单一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他们找不到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把党支部开展活动仅仅理解为传达文件和组织学习,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扩展资料: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50人以下的基层单位,都应当设立党支部。

党支部的组织形式是支部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简称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决定支部的重大问题。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领导班子,负责处理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支部建在连上”的时代价值

百度百科-党支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21
(一)普遍重视不够。一些部门的党组织对基层社会结构面临的改革和调整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开展社区党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抓手。有的虽然有安排、有部署,但在抓落实方面做得不够。
(二)任务不明确,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于当前社区党建有哪些主要任务,从哪些方面去抓,一些社区党组织对此不明确,或者是找不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此外,方式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不够,切实有效的措施、载体和机制不多。
(三)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比较薄弱。表现为:一是社区党支部发展党员困难较大。社区管理的人员多为无业人员和社会青年,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不愿加入党组织,真正能让社区党支部发展的党员后备人选少而又少。加上一些地方党支部的工作力度较弱,党员发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流动党员管理上比较薄弱。流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类:(1)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有的即使领取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也不与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不愿暴露党员身份;(2)迁居党员。这部分人员迁移到新居后,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或者把组织关系放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3)退休后二次就业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因嫌转移组织关系麻烦,往往不转移,声称回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4)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党员。这部分人员下岗后返回街道社区,但多数人的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原企业党组织;(5)毕业后、就业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兵党员。这部分人员中有的待分配时间长达一年,在“找工作”期间,多数不能及时递转组织关系,即使转移了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也比较困难,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6)流动人才中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多为科技人才,流动性大,有的党员政治意识不强,长期脱离组织。
(四)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目前,许多社区虽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工作机制,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共建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有不少单位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不明确,没有建立层层负责和专人负责等责任制。
(五)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和针对性。目前,一些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方法单一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他们找不到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把党支部开展活动仅仅理解为传达文件和组织学习,缺乏创新和针对性。一项调查表明,一些社区党支部书记把“在党员大会上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文件规定”作为社区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这样的工作方式很难对党员产生吸引力,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也就难以有好的发挥。
第3个回答  2014-08-17
1、经费来源;单纯靠党费是不够的,组织活动、学习交流、党籍管理等都需要专项经费,需要向社区上级的乡镇或者街道申请拨付;
2、党籍管理;社区党员党籍材料需要设专职党建辅导员
3、组织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学习等活动;
4、活动阵地;需要固定场所
请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12-06

社区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一)普遍重视不够。一些部门的党组织对基层社会结构面临的改革和调整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开展社区党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抓手。有的虽然有安排、有部署,但在抓落实方面做得不够。

(二)任务不明确,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于当前社区党建有哪些主要任务,从哪些方面去抓,一些社区党组织对此不明确,或者是找不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此外,方式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不够,切实有效的措施、载体和机制不多。

(三)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比较薄弱。表现为:一是社区党支部发展党员困难较大。社区管理的人员多为无业人员和社会青年,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不愿加入党组织,真正能让社区党支部发展的党员后备人选少而又少。加上一些地方党支部的工作力度较弱,党员发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流动党员管理上比较薄弱。

(四)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目前,许多社区虽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工作机制,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共建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有不少单位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不明确,没有建立层层负责和专人负责等责任制。

(五)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和针对性。目前,一些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方法单一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他们找不到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把党支部开展活动仅仅理解为传达文件和组织学习,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iknow-pic.cdn.bcebos.com/42a98226cffc1e1731de80404790f603738de95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42a98226cffc1e1731de80404790f603738de95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42a98226cffc1e1731de80404790f603738de95a"/>

扩展资料: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在社会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50人以下的基层单位,都应当设立党支部。

党支部的组织形式是支部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简称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决定支部的重大问题。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的领导班子,负责处理党支部的日常工作

参考资料:

/www.zgdsw.org.cn/n1/2017/1211/c244523-29699391.html"target="_blank"title="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支部建在连上”的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支部建在连上”的时代价值

/baike.baidu.com/item/党支部/1564218"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党支部">百度百科-党支部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