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浪淘沙全部的古诗?

如题所述

浪淘沙九首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20首)
•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石孝友 - 宋
•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贺铸 - 宋
• 《浪淘沙·云叶弄轻阴》- 吴琚 - 宋
• 《浪淘沙·落日在阑干》- 周紫芝 - 宋
• 《浪淘沙·春在画桥西》- 李振祖 - 宋
• 《浪淘沙·素手水晶盘》- 王仲甫 - 宋
• 《浪淘沙·八十加三迎九十》- 黄某 - 宋
•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吴琚 - 宋
• 《浪淘沙·娱老小亭新》- 葛胜仲 - 宋
• 《浪淘沙·黯淡养花天》- 范成大 - 宋
• 《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幼卿 - 宋
• 《浪淘沙·雁塞说井门》- 裴湘 - 宋
• 《浪淘沙·观潮作》- 曾觌 - 宋
• 《浪淘沙·拍手趁西风》- 李祁 - 宋
• 《浪淘沙·宝押绣帘斜》- 李莱老 - 宋
• 《浪淘沙·我有屋三椽》- 吕洞宾 - 唐
•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 宋
• 《浪淘沙·秋夜感怀》- 刘辰翁 - 宋
• 《浪淘沙》- 刘禹锡 - 唐
• 《浪淘沙·花外倒金翘》- 欧阳修 - 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浪淘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浪淘沙》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 唐白居易、刘禹锡演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为唐时教坊曲名。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

中文名
浪淘沙

别名
卖花声

始兴年代
唐代

流行年代
宋代

正体结构
双调56字

正体韵格
平韵

相关词作
浪淘沙九首、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词牌沿革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为七言绝句体;五代李后主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

《全唐诗》在词部中说“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在诗乐结合的大时代氛围中,刘、白善习民歌并依当时流行歌谣曲调而创制七言绝句体唱和《浪淘沙》,被《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辞”中,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残损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机构加以整理而得以保存的诗歌,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

格律说明
浪淘沙词牌有多体。刘禹锡、白居易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作七言绝句体。有两种格式,一为仄起式,一为平起式,四句二十八字,与七绝仄起平起式全同。

五代开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浪淘沙》,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歇指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味转密,句逗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词牌格律
古诗: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格一(七言绝句式)

附注:此用仄起式。亦有用平起者,与七绝平起式全同。

例一(仄起式)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六)》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例二(平起式)

皇甫松《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1]

格二(双调小令)

+||——(韵)+|——(韵)+—+||——(韵)+|+——++(句)+|——(韵)

例三(小令定格)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

例四(小令别格)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簌簌轻裙,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2]

——柳永

格三(商调慢曲)

|—|(句)——||(句)||—|(入声韵)—|——||(韵)——||||(韵)|||———||(韵)|—|(豆)||—|(韵)|||——|—|(句)——|—|(韵)

—|(韵)|—||—|(韵)|||————|(句)||—||(韵)—||——(句)—|—|(韵)|—||(韵)—|—|(豆)—|———|(韵)

—|————|(韵)——|(豆)|—||(韵)|—|(豆)———||(韵)|—|(豆)||——(句)|||(句)——||——|(韵)

附注:此种慢曲,必须选用入声韵部。所有抝句与领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得注意四声,方能符合曲[3]体。

例五(慢曲)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欲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第2个回答  2020-10-25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宋代: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唐代:白居易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代: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浪淘沙九首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五代: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宋代:贺铸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殷勤为过白苹洲。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歌尘萧散梦云收。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宋代:李清照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清代:纳兰性德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浪淘沙

宋代:欧阳修

花外倒金翘。饮散无憀。柔桑蔽日柳迷条。此地年时曾一醉,还是春朝。今日举轻桡。帆影飘飘。长亭回首短亭遥。过尽长亭人更远,特地魂销。

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宋代:柳永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殚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原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宋代:吴琚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故乡心事在天涯。几日不来春便老,开尽桃花。

浪淘沙·小绿间长红

宋代:晏几道

小绿间长红,露蕊烟丛。花开花落昔年同。惟恨花前携手处,往事成空。

山远水重重,一笑难逢。已拚长在别离中。霜鬓知他从此去,几度春风。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浪淘沙·写梦

清代:龚自珍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宋代: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浪淘沙·秋

明代:朱栴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宋代:吴文英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第3个回答  2020-11-10
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4个回答  2022-06-29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列为近代曲辞,所收白居易、刘禹锡之作都是七言绝句,与五代、宋以后的长短句不同。②借问:假设的问话。③何似:哪里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