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是假的?

如题所述

这种事有好多,笔者说三个。

第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件事知名度非常高,虽有不少人知道是假的,但更多的人却以为是真的。这个只能说《三国演义》写的牛逼,把事件编得天衣无缝,且符合人物性格啊,形象等。此,此事件还又牵扯出了三国时期其他几大著名假事件,如“桃园三结义”,这照样是假的。并且,刘备是个爱哭鬼。实则的情况是,刘备是个暴脾气。真正没事就哭鼻子的反而是曹操!

因为曹操家大业大,抗风险能力足,他有时间和闲情甚至需要。如哭桥玄、哭典韦、哭郭嘉......刘备他天天逃命,天天想着明天我脑袋还在不在,他有啥闲心会哭?生存压力的残酷,使得刘备顾不上哭了。只有占据西川后,刘备才有资格哭,如杀刘封时,他哭!关羽死时,他哭!但张飞死时又不哭了,为何?马上就要大战,他哭个鬼啊?一哭就动摇军心,还打啥夷陵大战?

所以,从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个假事件中,能带出一连串三国假事件。因此笔者把他排第一。

第二个,徐达吃了朱元璋送来的烧鹅而死!除了三国时期假事件非常多外,明初之际,也是一堆一堆的。就说徐达之死,须知他是死在了北京,而当时朱元璋的京城是南京,人也在南京。你让朱元璋如何把烧鹅,从南京飞速运到北京?飞机、高铁?那时有吗!就算骑着最快的马,也要好几天才能到——是朱元璋脑子有问题了?

所以徐达吃鹅而死,就是往朱元璋头上扣屎盆子罢了。由此就引出了另一著名假事件,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这个更没谱,可偏偏人们就信。还是那个理由,符合朱元璋的人物定位和历史真实事件。除了朱元璋跟徐达的生死问题,更有大量的朱元璋跟刘伯温的假事件。最著名的恐怕就是《烧饼歌》,可惜照样是假的。

明初之际,咋这么多假事件?无他,朱元璋手段太刚猛,杀功臣太多,得罪了好多士人,所以就编个故事诅咒他。一来二往,就仿佛成了真实的。

第三个,若说最假的历史大事件,则是古代帝王出生前后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事。这个就太多了,著名的刘邦的老妈睡觉时,他老爸看到有龙伏在其身上,然后生出了刘邦。这可是记入在《史记》里的,但是真是假?谁都知道。且这时夸刘邦,还骂刘邦?因而后来这才有了斩蛇起义。同时,再也没有帝王出生前,有过这种龙伏在老妈身上的事了,而是变成了,啥红光满屋啊,吞日吞月啊。虽都很著名,但没一个是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4
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是假的?

历史没有真相,很多著名历史事件得以传承下来,都是因为添加了很多戏剧元素,讲究故事的文学性和冲突性。不然估计能传得下来都是问题。

(这个也是假的)

这和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是一个道理,虽然一个历史事件面对的受众会很多,但是人们只愿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是基于客观的历史事实。

所以从最早的尧舜的”禅让制”开始,我们面对的都可能是假历史。

孔子固执地相信在他面对的春秋乱世之前,不是一个按照正常历史自然规律发展而来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大同”社会。一切“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道既隐”。所以以儒家的史学观记录下来的历史参杂了太多的自以为正确的个人情感因素。其实这从《史记》中就表述得非常明显。司马迁的”同情心”已经可以让大家把《史记》当做小说来读了。

直至到了魏晋时期,世道又变成了大乱世,集体主义又再次堕落为个人主义,各种思潮涌动,各种嗑药。颠覆史观的《竹书纪年》偏偏就出现在这个时代。撕去了表面的仁义道德、繁文缛节,《竹书纪年》的内容直插人心。孔子描绘的史前大同世界在人们心中分崩离析。

中国各个朝代的官修史。当朝的实录和继朝的前史,都在权力的驯化下,变得面目全非。即便闪耀的《资治通鉴》,为了能哄皇帝看下去,理解司马光的一片苦心,也不得不采用小说里面的内容。

当别人给你讲一个所谓历史典故,其用意就是为了告诉你一个道理,在为了让这个道理合乎逻辑的时候,这个史实其实就已经是一个故事了。

甘罗12岁为相,但是没人告诉你他只是替爷爷甘茂出使了一趟赵国而已,而甘茂是秦国的世族,甘家祖传的丞相之位,只是甘茂之后,后人再无一人坐比位置,因为商鞅开始了改革,这种世袭职位被军功职位替代了。

小时候学”孔融让梨”,觉得孔融不愧为孔子的后裔,衍圣公一出生就才德兼备。但是后来看过那个“美国傻子”五毛钱和一元钱,他永远选择五毛钱之后,这个想法就彻底变了。结果才知道孔融让梨或许是不存在的,因为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的思想或许要比孔子”超前”很多,他才不讲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呢。他认为,”父母生我们本质是因为本身生理需要,所以父母对我们无恩。”这么先进的观点,连曹操也大呼无法接受。所以即便真有孔融让梨,他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呢?

司马光砸缸,前段时间被一个玩文物的给捅了,原因很简单,人家并不认为宋朝那会就可以烧制那么大的缸了。所以既然没缸,司马缸估计砸的就是个光。

小时候父母经常教育我们,看人家匡衡家里穷,没有钱买灯油,但是人家”凿壁偷光”,刻苦读书。害的我们非得跑到马路边,借路灯的光来看书,以表明我们也同样热爱学习的态度。匡衡难道是住的公寓?古代跟邻居一墙之隔,真的有点难能可贵的。再说了邻居家能够灯火通明,从墙缝里面都射出来的光都可以看书。还愿意跟你一个穷的连油灯油钱都买不起的人住在一起,也真的是难能可贵。但是翻了史书,我们才知道“凿壁偷光”这个毛病惯不得,匡衡后来做了丞相,但是因为贪污而又回到了起点。不知道父母看到后面的故事,还会不会拿这个事例来教小孩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耳熟能详的未必是真的,那些所谓揭露历史真相的可能更是假的。

第2个回答  2021-01-31

伴随着人类的诞生,世界上的各种神秘事件被记载,被烘托,被人们加以描绘和传播,我们如今知晓的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其实都是骗人的,这些全部都是谎言。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著名的4大谎言。

1.百慕大三角

这个地方一度被人们称为是是世界上未解的奥秘之一,相传很多神秘的船队和人从这里经过,都被卷入神秘的漩涡中,无一幸免,而且在这片海域的旁边的洞穴中,堆满了人和动物的遗骸。后来经证实,其实这里的神秘传说都是二战时当地居民的传言,并不是什么恐怖黑三角,只是为了达到商业目的做出的商业宣传。

2.拿破仑身高

因为拿破仑本人是一个大英雄,他曾经是不败之神,创建了强大的法国,征战四方,铁血手段, 也因此有很多人对他怀恨在心,传他的身高很矮,其实他有1米7的个头,还算是正常,只是稍矮,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传他的身高只有1米56.

3.木马屠城

这个是一个著名的古希腊典故,被拍成各种影视剧传播,让大家对一只木马屠城的故事深信不疑,但事实却是,这只是一个传说,是编造的,不得做真。

第3个回答  2021-01-30

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其实都是假的,只是传说的人多了,就容易被人们当作是真实的,就拿中国那些著名的故事来说,像《三国演义》中那些看得人热血沸腾的桥段,其实多半是作者艺术加工而成,还有(课本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等等,都可以看作是“著名的(假)历史事件”。

桃园三结义

这个故事作为《三国演义》开篇第一个高潮,被太多人熟知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见如故,在桃园结为异姓兄弟,一个头磕在地上,从此再不分离,比任何的山盟海誓都感人至深。

刘关张三人虽然亲如兄弟,关系很好,但是并没有“桃园结义”这回事。

图片来源网络

七进七出

常山赵子龙在刘备最落魄的时期,不离不弃,长坂坡一战,年轻的白马将军手持银枪,抱着幼主刘禅,在几十万曹军的包围下,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保全了刘禅的性命。后来刘备摔阿斗,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三国演义》这本书,整体框架是符合历史轨迹的,并非架空小说,但其中很多故事都是为了小说精彩而创造的,甚至些张冠李戴的成分,比如诸葛亮三气周瑜、草船借箭等,都是虚构的,如果要仔细考究,有些地方根本不合理,但这并不妨碍《三国演义》成为一部伟大的小说,而且小说归小说,历史归历史,切忌用《三国演义》谈历史,会闹笑话的。

图片来源网络

张衡与地动仪

中国古代,在天文地理等科学方面,还是颇有成就的,如春秋时期就有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两汉时期根据便根据天体运动规律制定出了《太初历》,还有最早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张衡的地动仪,便是在东汉时期的发明。

据说东汉时期地震频繁,张衡经过常年研究终于发明了地动仪,可以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方向。史书中也对地动仪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有着确切的记载。后来在中小学课本中,还有地动仪的照片,老师讲得神乎其神,但你要追问原理,老师就含糊不清了。这是因为,地动仪早已失传,课本上的地动仪照片,实际上是上个世纪某个学者根据史书中的记载模拟出来的,并不具有预测地震的功能。

由于没有实物佐证,也没有详细的原理记载,所以谁也不能确定其真实性,但也没办法证伪。后来,据说课本中删除了跟地动仪相关的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华盛顿与樱桃树

国外也有很多鸡汤文被人们当作至理箴言膜拜,后来事实证明是假的。

小时候大人为了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就会跟我讲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说华盛顿小时候调皮,把院子里的樱桃树砍了,他爹回家后非常生气,华盛顿非常害怕,但经过一番复杂的心理斗争,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说明了真实情况。结果华爹不但没有生气,还表扬了他诚实的品质。

这个故事我印象太深了,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但凡有人不相信我,我就会跟他说我家院子里有颗樱桃树。

但是!华盛顿小时候家的院子里,从来就没有种过樱桃树!所以这个故事是假的!我也不知道创作这个故事的人是什么脑子,用一个谎言来教育别人不要说谎,真是脑洞清奇。

第4个回答  2021-01-14

正所谓“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我们原本以为是真的,但实际上是假事件,这些错误的言论轻则影响我们正确看待历史,重则直接影响我们对当事人以及事件性质的误判,这是极其严重的,这些“灰尘”,我们不扫,它自己不会走。



如果真要挑出一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假历史事件,我感觉那些对军事知识一无所知,还夸夸其谈的人,他们散步的军盲言论又影响到很多人,这样的事件值得说一说。而近期又出现了大量军盲对外发布消息称志愿军频繁使用了人海战术,其实,这种说法,就是一次假事件,很容易误导人。

作为一场不得不打、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战争,其实,从一开始志愿军就没用过人海战术,如果将志愿军取得的历次胜利单纯的理解成依靠人海战术获胜的,那就是不懂得军事理论,更不懂什么是人海战术,什么是万岁冲锋,更不懂什么是三三制。



志愿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使用的军队惯用的打发,也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人,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争夺。

自古就有“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的说法,志愿军自身的武器装备与敌军不在同一档次,所以在战争之初,统帅就制定了用优势兵力围歼的打法。这是有资料可以查的。

虽然早期计划的是围歼师级编制,但敌军虽然叫师,实际上编制在两万人左右,而且弹药和补给都是空投的,子弹基本上没有打完的时候。然后改变计划,转而围歼营一级的部队,效果不错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并且,我们通常认为的冲锋号一响,人们就一窝蜂的冲上去,其实是不对的。实际上志愿军并不是无脑冲锋,而是非常有组织有纪律的三三制冲锋,交替推进吸引火力,等到离敌军30米左右时扔手榴弹。



据美军回忆,志愿军非常顽强,等冲到近距离时,手榴弹跟下雨一样,刷刷的往下掉。其实,志愿军与敌军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战术使用得当,而支撑战术完美执行的动力,就是志愿军的穿插战术。

当时的敌军都是沿着公路推进,但他们永远想不到志愿军仅仅依靠两条腿,愣是翻山越岭,最终分割敌军部队,达到局部围歼的目的。据资料记载,38军113师强行军14个小时就疾驰了72公里,当时为了赶时间,都是直接尿在裤子里的,最终才抢在敌军前仅5分钟占领要地。

显而易见,这种在武器装备落后、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采取疾驰穿插占领要地的方式,自然不是军盲口中的人海战术吧。当然了,后期的反斜面战术也不是人海战术,已经成为经典战术了。



另外,敌军也会使用集中优势兵力围歼的战术,战斗中志愿军防守的阵地,连级干部都死了,排长指挥,排长都死了,班长指挥,最后连班长都牺牲了,士兵们就自己打,没有弹药了就与敌军同归于尽。这自然也不是人海战术。

还有,志愿军的后勤补给严重不足,冬装装备不齐,造成很多非战斗牺牲。很多战士几天都吃不上东西,组织敢死队时,询问士兵有还有什么要求,士兵只是希望能吃一个土豆就知足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