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运动员平时心跳较慢?

如题所述

1、运动员心肌收缩力强,心率储备大,心率都会较慢,但很少低于50次/分。

2、运动员出现心动徐缓现象是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的结果,这种现象对于运动员的运动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3、由于运动员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增加,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增加,结果心肌纤维变粗,心肌粗壮有力,心脏收缩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  

一般人心脏每分钟需跳动75次(平均值)才能将5250毫升的血液送往全身,而运动员只需跳40次左右就能将同样的血量送往全身。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心率较慢与一般人的心动过缓是两码事。

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体育锻炼的结果,这种心脏更能适应运动员的生活,在极度紧张的运动过程中,可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便于充分调动人体的储备力量,在最大强度运动时,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可从安静时的100毫升增加到179毫升,每分输出量可高达35升。

无锻炼者每搏输出量只能从安静时的71毫升增加到113毫升,每分输出量只能提高到22升。同时,运动开始后,运动员可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进行活动,运动结束后,能很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扩展资料: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在不运动、情绪平稳的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心率数据一般为60~90次/分钟。李公信说,超过100为心动过速,小于60为心动过缓,并不是绝对心跳越慢越好。

不过,受到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的影响,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心跳会比年轻人慢;45~55岁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受到体内激素变化的影响,心率会比同龄男性快一些;

长期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比如运动员,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李公信说,经常运动的人体质好,心跳慢一些,但我们也能看到,专业运动员未必都比普通人更长寿,因为人的寿命也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

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说,心跳偏慢的人会比心跳快的人长寿一点,因为心跳快的人,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心肌疲劳,好比一台机器,消耗磨损会比心跳慢的人更快,“寿命”自然也相对短一点。

而像运动员,经过长期训练而形成强健的心肌,每一次心跳的输出量增加,同样的输出量需要的心跳次数减少,心脏损耗就更少。

但这些都是就正常范围而言,超过了正常范围的“慢”也是不健康的。哪怕是运动员,如果心率低于45次/分钟,也很可能是不正常的。病理性的心跳过缓有时候甚至可能危及性命,这个时候尽快就医查明原因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心跳越慢越长命?一定限度内心跳慢体质更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9
是心肌适应性的一种表现。
长跑的过程中,由于代谢加强,机体的耗氧量也显著增多(能量消耗增加的结果)。此时延髓呼吸控制中枢得到缺氧信号的刺激,调整呼吸和心跳频率使呼吸加快。此时心肌收缩频率加快,收缩力加强。
由于运动员长期进行长跑运动,心脏长期代偿性功能加强。心肌纤维变粗,体积增大,心壁肥厚,心脏重量增加。(但此时心脏各部分是成比例的增大,外形仍然保持正常。)
1、运动员出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是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的结果,这种现象对于运动员的运动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2、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由于窦性心动徐缓,心脏的舒张期延长,所以心肌可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劳,而且心脏有更多的血液充盈;同时由于运动员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增加,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增加,结果心肌纤维变粗,心肌粗壮有力,心脏收缩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一般人的心容量为765~785毫升,而运动员可达到1015~1027毫升,所以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比一般人大,由70毫升增至100毫升以上,但两者的每分输出量则相等,就是说运动员心脏的输血效率提高了。
3、一般人心脏每分钟需跳动75次(平均值)才能将5250毫升的血液送往全身,而运动员只需跳40次左右就能将同样的血量送往全身。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心率较慢与一般人的心动过缓是两码事。
第2个回答  2021-01-01

运动员的心跳是偏慢的,从小进行运动的人员,心律会很缓慢!

第3个回答  2018-09-20
运动员动力强劲,没错输出的血液量非常大,平时每分钟只需要跳动40-50次就可以满足全身能量供给的需要。到了剧烈运动时心跳再加速,才能为身体各部位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运动员心脏平时因为跳动慢,心脏有更多的休息时间,所以是一种健康的标志。
第4个回答  2014-05-09
平时心跳较慢 是因为 人家的心肺功能强 每分钟50次 和你每分钟65次 是一样的
就是说
运动员的每次呼吸和心跳 能循环更多的血液和空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