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十七个儿子的名字及读音

如题所述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音“是”),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
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音“仍”),(废)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是在雍正时期封的,跟康熙皇帝没关),原名爱新觉罗保成
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音“止”),诚隐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音“真”),雍正皇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音“其”),恒温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音“作”),幼殇
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音“右”),淳度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音“四”),原封廉亲王,后废
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音“唐”),雍正四年八月二十七殁
皇十子爱新觉罗•胤礻我(音“俄”),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音“兹”),幼殇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音“淘”),履懿亲王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音“题”),恂勤郡王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音“徐”),愉恪郡王
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音“录”),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
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音“谢”),幼殇
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音“计”),幼殇
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音“伟”),简靖贝勒
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音“喜”),慎靖郡王
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音“户”),恭勤贝勒
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音“其”),诚贝勒
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音“密”),诚恪亲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3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只有20个儿子、8个女儿活到成年。康熙诸子初随“承”、“保”、“长”等字、后均随“胤”字。之后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帝王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怡亲王允祥逝后其名改回胤祥。
长子胤禔(1672年-1735年),惠妃生,皇长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直郡王, “大千岁党”之首
太子胤礽(1674年-1725年),孝诚仁皇后生,皇太子,“太子党”之首。
三子胤祉(1677年-1732年),荣妃所生,皇三子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诚郡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九月因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康熙四十八三月,晋诚亲王,“三爷”。
四子胤禛(1678年-1735年),德妃生,皇后佟佳氏(隆科多之姐)抚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为雍亲王。四爷党之首。
五子胤祺(1680年-1732年),宜妃生,皇太后孝惠章皇后抚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为恒亲王。
六子胤祚(1680年-1685年),德妃生,六岁夭折。
七子胤祐(1680年-1730年),成妃生,惠妃抚养,身有残疾,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三月晋淳郡王。
八子胤禩(1681年-1726年),良妃(?-1711年)生,惠妃抚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为多罗贝勒,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为廉亲王,“八爷党”之首。
九子胤禟(1683年-1726年),宜妃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为贝子,八爷党。
十子胤䄉(1683年-1741年),温僖贵妃(孝昭仁皇后之妹)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八爷党。
十一子胤禌(1685年-1696年),宜妃生,十二岁早亡。
十二子胤祹(1686年-1763年),定妃生,苏麻喇姑抚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为贝子。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履亲王。
十三子胤祥(1686年-1730年),敏妃生,(德妃抚养),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怡亲王,四爷党。
十四子胤禵(1688年-1755年),德妃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固山贝子,雍正元年五月封多罗郡王,八爷党。
十五子胤禑(1693年-1731年),王密嫔(汉人)生。
十六子胤禄(1695年-1767年),王密嫔(汉人)生。
十七子胤礼(1697年-1738年),陈勤妃(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