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了四年不想练,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去练体操?

如题所述

作为一个体操大国和体操强国,每一次都被这些体操名将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所震撼。但是我们也知道这背后是要付出多少的艰辛的。

尤其是体操这样的项目,基本上都是比较穷苦的家长能想到的可以让孩子成功的一条捷径。但是真的值不值得,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一个国家的优势体育项目,一定是要有强大的参与基数,才能一层层的选拔出顶尖的人才,而这些顶尖的人才才能站在真正的世界级的比赛中。可是,没有站在那个领奖台的孩子们毕竟是少数的。

其实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是这样的,国家越是重视,越是出了几个奇迹型的人物,这个项目就会大热起来,让孩子从事这方面运动的孩子就会更多。比如说体操出了李大双李小双,杨威,等等这些体操名将。跳水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跳水公主和王子,尤其是在郭晶晶嫁入豪门,田亮进军娱乐圈之后。游泳出了孙杨、傅园慧等等。

现在社会信息传播很快,但是也造成了人们的各种焦虑。

一些家长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规划未来的路,却跟着这些看起来光鲜的人的脚步跑起来,自己没有了机会就拿孩子开始训练,希望孩子可以翻转自己的人生。想体操这样的项目,本身对人体的伤害性就比较大。

经济上过得去的人家是不太会送孩子去学习体操这类的项目的。反而是那种收入不高的人,更希望通过让孩子练习体操好能走上这些奥运冠军的路。

可以理解,但是太苦。尤其是孩子,太苦。也许这就是人生,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6

3岁半大的张云轩正在青岛市第二体育场综合训练馆里练习倒立。经过在体操队半年的锻炼,年幼的张云轩在生活方面很能自立,可以自己去食堂打饭,晚上睡觉前会和队友一起去洗漱间洗脸、刷牙、洗脚,完全不像一个3岁半大的孩子。


他是个3岁半的小朋友,每天都会出现在体操训练场上,虽然他也经常哭鼻子,但是他的目标是做个体操健将!近日,记者在第二体育场综合训练馆内,遇到了3岁半的张云轩,他正跟青岛体操队的小队友们一起练习倒立。 

张云轩的教练石海龙表示,一般孩子训练体操都是从5岁开始,3岁半的小云轩是他的弟子中最小的,已经学习体操半年了,虽然比较贪玩,但是很能吃苦,教练对他特别疼爱。体操队实行寄宿制,孩子们吃饭、洗脸、洗脚等生活起居都是自己完成。

每天,适龄的孩子要去学校上课,放学后统一由体操队接回来进行训练。训练时一般是先光着脚丫跑步热身,几圈过后,再练习压腿、拉韧带、倒立等,六点钟准时结束训练,吃晚饭。对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晚上还会有老师进行学前班的辅导。 

记者跟随张云轩拍摄的过程中,发现他可以自己去食堂打饭、吃饭,没有挑食的习惯,晚上睡觉前,他会和队友一起洗脸、刷牙,还会给自己的小脚丫打上肥皂冲洗干净,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像一个3岁半的孩子。

总结:这一群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他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梦想和祈盼。 

第2个回答  2017-12-26

12月17日消息,湖北仙桃李小双体操学校曾因培养出杨威、李小双这样的体操奥运冠军闻名全国。8岁的刘洋志在这里练了4年,从最开始怕上双杠到获得各项冠军。妈妈希望让他过普通学生的生活,父亲却让他坚持,他自己说:“我不想练了!”




母亲介绍,让孩子练体育是他爸爸的主意。“他爸爸想让他走运动这方面的路,他个子不怎么高,他们就说他适合练体操,在网上找到仙桃体操学校,打电话问校长,看看他行不行,来了这个校长说行,就让他在这里练。




一家四口两地分居,看得出他们家生活并不宽裕,一顿饭几个菜基本都是青菜。
刘洋志的母亲说,儿子一开始练得还行,但是他的教练走了,这几天他一直在跟爸爸闹,说他不想练了。但是父亲让他坚持,在儿子边吃饭边视频聊天中还叮嘱,“晚上要早点睡,8点半就要睡觉知道吧,不要搞太晚了。”而母亲却希望让他不要练了,回去过普普通通的生活,哪怕读书暂时跟不上,“做什么事都要努力。”


李小双体操学校的副校长彭友平表示,“李小双体操学校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师父带出来李大双、李小双,我带出来杨威。体操这个项目是有点吃苦,不可能是玩一玩的。现在的家长,对他小孩重一点压一点累一点跑多一点,有的家长就不理解。”

其实像刘洋志这样练体操的孩子,从第一天开始就面临着坚持还是放弃的困难选择,要爬上冠军的位置需要付出太多艰辛努力,整个家庭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尤其是不能成材怎么办?体育在强身健体之外,还有这教育的重要责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