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话也要说在前面?

如题所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和尺度。不仅如此,还要掌握好说的时间。人常说:“丑话说在前面。”其实不然。如果你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时,便会发现“好话也要说在前面”。

台湾作家刘墉讲过自己经历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叫印刷工人送来印好的新书。书很多,堆了一摞又一摞。因为堆得不整齐,他特别请工人们别堆得太高,以免倒下来伤人。他看工人们忙得大汗淋漓,于是除了运费还给了他们不少小费。看到小费,工人们很不好意思地说:“早知道您要给小费,我们应该给您特别堆整齐一点。”从这件事情上,刘墉先生自称得到了一个不小的教训:如果你希望服务更好一点而给小费,最好当着面事前先说清楚。

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激励效应。人的内心中常常存在着需求激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则要通过本人对自己的鼓励或者外部的激励来完成。缺乏激励就会导致人没有足够的热情。我们这里谈到的现象就和人对外部激励的需求有关。激励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激励可以看作是把事情完成后的小费,而消极的激励则可认为是如果事情办不好、完不成的惩罚。

同一句话,说的时间不同,效果必然不同。“把好话说在前面”,让对方受到激励,他工作起来才会更有干劲。有时,把握好了细节问题,深谙他人的心理,更有利于办事。

第三章细节中的细节

很多人,总不屑一顾于小事和事情的细节。其实,凡事无小事,简单并不等于容易。在处理小事时,你若表现出轻率的样子,会令对方打消与你合作的念头。有时,仅仅是一句礼貌性的问候,一个坚定、信赖的眼神也会让你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

其实,办事要果断、大胆,更要细心。精细者常常可以因为重视细节而旗开得胜,粗心者则常因忽略细节而兵败垂成。正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因为小事中可能隐藏着大事,小矛盾中可能孕酿着大祸殃。如果把小事看得无所谓,甚至处理得不好,你极有可能因此而为自己埋下祸根。

所以,我们在办事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细节的重要性,凡事都应做到“滴水不漏”、“一丝不苟”,花大力气把小事做好、做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稳操胜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