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作文写作?

如题所述

最根本的是教他们说自己心里的话,用自己的声音唱自己的歌。下面,是我关于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发给您做个参考。

《作文大步走》经典语句摘录
●作文就是说话。只要天底下没有不会说话的孩子,天底下就没有不会作文的孩子! ●如果像说话一样作文,有什么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特别是把作文当成和最亲最亲的亲人说话,当成和最好最好的朋友说话,当成“铁哥们儿”“铁姐们儿”围在一起海阔天空地“胡吹乱侃”,当成是在给最想写信的人写信,自自然然,轻轻松松,无拘无束,这作文还难得起来么? ●作文要写自己心里有的,自己想写的,自己会写的。如果硬要去写自己心里没有的,不想写的,不会写的,定是写不出;就是写出了,也一定写不好。 ●雏燕的啁啾没有黄鹂的歌唱好听,但毕竟是自己的歌。 ●麻雀聚在一起,总爱叽叽喳喳地闹个不停,若硬要它们像黄鹂那样唱歌,肯定会难倒所有的麻雀。 ●有自我,是作文的根本。作文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要唱响为自己作文的口号。 ●快乐作文成功作文的关键是说自己心里有的话,而要说自己心里有的话,让自己的心里有话又是关键。怎样做到让自己心里有话呢?总的说来是全身心的观察、感受、思考,具体说来说来是发现、搜集、提炼;拣拾、培植、加工、联想…… ●作文的关键是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你写什么?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让自己的肚子里有可写的东西。妄图去“别人的园里掐花折草”来编织自己作文成功花环的做法,没有不失败的。 ●作文的材料就藏在你的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鲜活的生活、情感的震颤、心灵的思考,都是作文的好草料。它们,在谁的生活中,都是无穷无尽的啊! ●有了活鲜鲜的生活,作文才有生气、灵气,才有成功。鲜活的生活是作文的根基,如果一篇作文连“生活”都没有,那它就不能算作作文,只能称作文字。 ●情感,是心灵的震颤;情感,是心海的波涛。把握它,必出佳作,所谓“愤怒出诗人”;放松它,即为过往云烟,所谓“黄金化泥土”。 ●人的心海,无时无刻不升腾思考的美丽浪花,展示它,可获得作文的成功,可赢得人生脚步的稳健。 ●古人说,文贵情真。意思是说文章最可贵的是真情。这,是真理。将古人的话倒过来读:真情贵文。意思是说真情可以使文章珍贵。这,也是真理。 ●事物会说话,你听到了吗?听清了吗?听懂了吗?要想听到听清听懂事物的话,必须调动眼、耳、鼻、舌、肤和大脑,全身心地投入到 “观察”中去。 ●使用修辞的关键是感觉。正如天上的云,你感觉得它像鸟,写出来就是比喻;你感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写出来就是拟人;某种感觉很强烈,说了一遍还不过瘾,要重复两三次,这就是反复;若是用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的句子表达出来,那就是排比…… 先有感觉,后有修辞,感觉决定修辞。要想用好修辞,得从寻找、培养自己敏锐的感觉开始。 ●对人,是“三分命注定,七分靠打拼”;对作文,是“七分材料定,三分靠‘聪明’。”作文时耍点小聪明,讲究点技法,能使作文升格。材料是锦,技法是花,锦上添花文更美。 ●作文需要字斟句酌,字斟句酌能让作文生辉。怎样斟酌词语呢?比如说老年女人,“老婆婆、老太太、老人家、老女人、老东西、老家伙、老不死的……”选哪个最好?最符合彼时、彼地、彼人、彼情、彼景的词语最好。 ●真性情,是作文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童话里的人物、动物、植物要符合各自的性情,如果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则还要符合他们所代表的人物的性情。象征手法中,媒介要符合自身特征。虚构时,不可逾越——情节必须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这根栏杆。 ●人类真纯美好的情感,是美的极致。拥有它的人,是美好的人;拥有它的文,是美好的文。真可谓,真纯情感贵如金!它,是我们作文的金碗。让我们拥有一颗永远美好的心吧,美好的心会生出美好的情,美好的情会生出美好的文来。 ●作文考试虽然有题目,但是题目的范围不会限制得太死,先穷尽题目允许的最大范围,然后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选取自己最熟悉最动情最有意义的材料来写,是最实际的“用自己的声音唱自己的歌”的办法,也是考试作文成功的通衢! ●没有对人的非常熟悉了解,作文就不可能深刻地表现人;没有与自然的充分融合,作文就不可能有写景抒情的高超手段;没有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作文就不可能做到深远、深邃,精辟;没有自我的心灵对话,作文就不会富有个性而充满灵气。 ●作文成功的根本源于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源于他敏捷的思维、严密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深刻的认识。试想,有了这些,还会找不到作文的好材料吗?还掌握不了作文的技巧吗?作文的立意还会不高、不深、不新吗?作文的结构还会不合理,不完整吗?作文的条理、层次还会不清晰吗?这就是古人讲的“功夫在诗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8
我的拙见:
1、多动手写作:A writerwrites. If you want to be a writer, write.作家是要写作的。如果你想成为作家,那就写吧。坚持写日记,然后多写文章练笔,不是强迫着去写,而死喜欢上去写。
2、多读书积累:胸有诗书气自华。坚持读名著,读文选,度杂志,看新闻(时事新闻),然后积累素材,记读书笔记,对文章做出自己的评价(不强迫自己评价,而是有感而发再写下来),知道的越多,积累的越多,可供选择的素材就越多。
3、多找老师或者作家指导:老师说的不一定完全正确,好的方面要吸取,不适合自己的要经过斟酌考虑。
4、列提纲,列素材:写作的时候是需要对结构以及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
5、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初中生时间毕竟比高中生多,适当增加体验活动,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助于开拓视野。
第2个回答  2012-11-08
1、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明确题目的体裁。
2、引导学生搜寻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回忆相关联的生活积累材料。
3、先说后写,让学生合作交流,互学。
4、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资料。
5、学生作文。
6、成文后,读文交流,互改。
7、师生合作点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1-08
不知提问者是针对哪种文体的写作,也不知道是出于何种目的,初步推测应该是教学需求。就最常见的散文,记叙文,以及议论文给提问者一些小小建议。就散文和记叙文说,写作思路大致相同,但散文注重形散而神聚,选取凝练的片段,最好能带来画面感,即“一线多片段”,散文与记叙文最重情,写作者应切身融入到自己所塑造的意境中来,去感受,切不可堆砌一些煽情的词语,让人觉得矫揉造作,顿生厌恶感,但此类的词语还是要用的。写此类文体,就个人而言,喜欢写身边小事,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高尚,让人在平淡中动情,建议参考朱自清的《背影》。另外,再说一下议论文,挑重点说吧,就论点一定要放在关键的位置上,如段首,一句话总结,简短有力。主要论述段不要过重引材料,简述,并一句话总结,同时反面论证,正反结合。此时不忘引申到论点,使文本中心集中,论述有力。详略得当。详写新颖的例子,传统的例子用排例的形式单独成段。一般来说,两个详例,主论,一段排例,使文本显得充实。结尾,不忘再次丛申论点,注重凝练,最好一两句结束。以上是关于写作的一些小小看法但愿能给读者带来一丝收获。
第4个回答  2012-11-08
先……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