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洒家”是啥意思? 2“咱家”还是“杂家”?是啥意思?

如题所述

1、洒家,读音应为zá jiā,是宋元时代北方口语。

类似现代的“俺”“咱”等,含义比较粗俗,甚至有玩世不恭、自以为是、以老大自居的意思。《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往往自称“洒家”。

2、咱家,读音是zá jiā,在早期的白话文中意思是“我自己”。

在早期白话中,是一种比较口语化的称呼,不亢不卑,却谦中有傲,类似评书中的“在下”。很多电视剧中,都是太监自称“咱家”。

扩展资料

其他的一些自称

1、奴家

“奴”在一开始有奴婢的意思,而“奴家”是古时女子表示谦虚的自称。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经常说的就是“奴家”。

在中国古代,相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地位都是差很多的,因此在男人面前,女子都需要采用“贱称”,也就是有意的贬低自己,来显示男子的地位。而“奴家”作为使用的最为广泛的自称用语,所有女子不论贵贱长幼都可以使用,只有极少数情况比如地位尊贵的女子或者老人才不适合使用这个词语。

2、哀家

“哀家”是旧时的戏曲里面出现的称呼,是死了丈夫的皇后自称。只有在丈夫去世以后,皇后或太后才可以“哀家”自称,其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

3、臣妾

“臣妾”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它是对奴隶的称呼,男奴隶叫臣,女奴隶叫妾,所以在古代,皇后、嫔妃对皇上说话都是自称妾而不是臣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洒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咱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2

洒家是宋元时关西一带人的自称,即“我”“咱家”。“咱家”和“杂家”这两个词都有,意思如下:

一、杂家

1、战国末期到西汉初年的一个学派。标榜对各家学说兼容并包,即所谓“兼儒墨,合名法”,故名。

2、泛指学问涉猎很杂的学者。

二、咱家

人称代词。我(多见于早期白话)。

语源考证

明杨慎在《古音猎要》中曾有比较正确的考释,指出“余”字《说文》“舍省声”,舍与蛇音近。五代宋初人自称“沙家”即“余家”之近声,杨慎《古音余》六麻“悇”字条下也说“余有茶音”,又在《转注古音略》卷二中说:“余,音蛇,人姓……今俗书作佘”。

近人章太炎所撰《新方言》也持此说,在《释言》篇中云:“明朝北方人自称洒家,洒即余也。余从舍声,古音如舒,舍转书野切,故余亦转为书野切。”杨、章二家关于“洒家”之“洒”即“余”之中古汉语的卓越见解,未为《辞海》《辞源》二修订本吸收采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3-25
洒家

《辞海》修订本说:“洒”(音sǎ)是“宋元时关西方言‘洒家’的略语,犹咱”。“宋元时关西一带人自称为‘洒家’。”《辞源》修订本则说:“洒”(音zá)与“咱”“喒”同,“洒家”即“咱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陆澹安的影响,陆著《小说词语汇释》说:“关西人自称为‘洒家’。‘洒’即‘咱’之转音。”
上述解释都没有切实把握“洒家”之“洒”的语源。明杨慎在《古音猎要》中曾有比较正确的考释,指出“余”字《说文》“舍省声”,舍与蛇音近。五代宋初人自称“沙家”即“余家”之近声,杨慎《古音余》六麻‘[忄余]”字条下也说“余有茶音”,又在《转注古音略》卷二中说:“余,音蛇,人姓……今俗书作佘”。近人章太炎《撰新方言》也持此说,在《释言》篇中云:“明朝北方人自称洒家,洒即余也。余从舍声,古音如舒,舍转书野切,故余亦转为书野切。”杨、章二家关于“洒家”之“洒”即“余”之中古音的卓越见解,未为《辞海》《辞源》二修订本吸收采用。

余字上古属定母。杨慎所谓“禅遮切”,章太炎所谓“书野切”,则是他们分别拟测的中古音。《说文》收以“余”为声符的字共二十一个,其中有十一个至今在吴方言中仍保留了“定”母的读音(普通话声母转为[|’]),它们是:[余阝]、荼,[扌余]、[忄余])《说文》作[上‘余’,下‘心’]),涂,[马余],[禾余]、[上‘余‘,下‘山山‘]、[竹余]、酴。另十个字声母有不同变异。同一声符系统的不同的宇,或用一个字在不同方言中,可以处于字音变异的不同阶段。
第3个回答  2008-03-26
洒家是咱家的意思,是关西古方言
表示第一人称

杂家是太监自称
哀家是太后自称(死了丈夫,所以要哀)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洒家一般是云游和尚的自称,也可视为野和尚。
咱家和杂家都是自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