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哪一战役中

如题所述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广大士兵仍然积极抵抗。

一些贪生怕死的将领胁逼海军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宁死不降,于2月11日自杀,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扩展资料:

甲午一战,给本就迭受灾荒的山东更增加了战争开支和战败赔款的负担。战后数年之内,山东各地的赋税倍增。灾民和农民都被迫成为流民,加重了山东不稳定的因素,这成为后来山东匪患严重的一大根源。

北洋水师的战败,让清朝海防变得毫无防御能力,列强乘机瓜分中国军港。

1898年,中德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强行租借了胶州湾,租期99年。英国则在日军撤离威海卫之后,派兵进驻威海,并于1898年与清政府签订了《中英订租威海卫条约》。山东海防至此门户洞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1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甲午中日战争主要的战役包括 黄海战役(五艘被击沉,还有一定实力),旅顺(舰队港口),威海卫战役(提督自杀,舰队投降,主力舰定远自沉,自此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11
中日甲午战争
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确实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