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如题所述

导语:一个人都需要有教养,无论大人还是小孩。教养来自于很好的门风也就是家风,也是从小需要培养的,耳濡目染的,有父母的长辈的言传身教,也有在家庭里的潜移默化,比如说文明出行,说话要有教养,做事要文明,不乱扔垃圾。


小朋友要文明出行

小孩子比较小,对于保护自己,珍惜生命这些意识是模糊的。所以这些就需要我们家长的引导。很多小朋友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就自己乱跑,过马路也不让家长牵手,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可以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双方面的教育,给小朋友看有关的视频,以及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讲述,如何在马路上行走,熟悉一些交通规则。了解红绿灯,可以反复的和小朋友做游戏,模拟过马路,让孩子记住“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靠右边走,一定要牵住大人的手,过马路的时候要左右看等等。


这些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难,可以通过给孩子看一些小视频和家长平时的教育,过马路时候的模拟,孩子基本就可以记住了。家长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做榜样,我亲眼看见过很多家长带着孩子闯红灯,觉得没有车就可以过,完全不理会红绿灯,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也是对孩子生命的不负责任。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请家长们做好孩子的榜样,建立孩子文明出行的理念。


小朋友说话要有教养,做事要文明

有时候评论一个小孩很有教养,我想这不是一般的评价了,教养是评价一个人的最高的级别,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重要的教养,而去关乎孩子的学业。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会让我们和客人打招呼,有的小孩子会主动和客人打招呼,打完招呼就自顾自的去玩了,很多时候客人都会表扬一下小孩子。

可是有些小孩却扭扭捏捏的,在大人的指引下,很不情愿的小声打了个招呼,客人不好说什么,家长就会加一句,这孩子认生,其实这是家长给孩子的一个借口,更多的时候家长要帮助孩子改变这些,让孩子可以在客人和外人面前落落大方。


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忘记了敬语,一定要教育孩子在开口说话的时候先叫人,先称呼人,再说话,将“您,请,麻烦,劳驾”等敬语挂在嘴边。很多时候,我们的礼貌就关乎一个人的教养,诸如,吃饭不砸吧嘴,不打断他人的讲话,受惠于人要说谢谢,做错了事情要主动说对不起,以及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说脏话等等,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慢慢的习惯成自然了,礼貌养成了,也就成了其他人眼中有“教养”的孩子啦。


不乱丢垃圾

随着城市文明的建设,垃圾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随处可见,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人还是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孩子还小,还是一张白纸,很多时候,我们大人给了孩子什么,孩子就接受了什么,我就看见过很多大人给孩子剥开糖果的纸就直接扔在地上了,而垃圾桶就在不远的身边,久而久之,孩子看到大人的做法就觉得是正常的是对的,所以说家长的做法直接影响了孩子。

要告诉孩子,不能随地吐痰,小一点的孩子也不能随地大小便,有垃圾一定要扔到垃圾桶里面,即使周围没有垃圾桶,可以自己先拿着垃圾,看到垃圾桶的时候再丢进垃圾桶,城市的文明和卫生靠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是全体成员,孩子小时候养成这些好的习惯受益终生。


重点提示:言谈举止,接人待物是一个人外在教养的体现,小朋友从小就应该培养文明出行,说话有教养做事要文明,在外面不随地扔垃圾,这些基本的礼貌以及礼仪和生活常识对于人的一生都是很有用的,小朋友从小学着做可以事半功倍,伴随人的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23
一 狠抓礼仪常识教育,提升学生素养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和礼仪行为两大方面,主要包括语言、举止、仪容仪表和场所礼仪等。
(一)语言文明教育:不说脏话是语言文明的前提,学会并运用文明礼貌用语(常用十字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正确称呼他人,掌握基本交往交谈技巧,能够当众简短发言。
(二)着装审美教育:学习服装穿着的TPO原则:服装的穿着要与穿着的时间、地点、场合环境相协调。如上课应穿着校服,运动休闲的运动服,不穿奇装异服。  
(三)举止规范得体教育:学习优美的站姿、坐姿、走姿,简单练习大方漂亮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发现自身的美、展示自身的美、树立自信心,散发青春阳光的魅力。
(四)人际交往教育: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男女生之间、社会活动等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和礼貌礼节。
(五)校园场所礼仪教育:校园场所礼仪教育有教室、办公室、宿舍、集会、卫生间以及其他场所礼仪的教育。
二 加强自身礼仪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学高为范,德高为师,”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首先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强自身礼仪教育能力。
(一)树立信心:班主任要对自己的礼仪教育能力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在礼仪教育过程中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始终坚信如果我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学生们就会像我们设想的那样文明有礼、懂事可爱。
(二)讲究方法:礼仪教育是心灵沟通的教育,多用正面引导法和情景模拟展示对比法,让学生领悟发现。少用说教,不用反面语言。如:在礼仪教育的初期见到学生可以主动和他打招呼,而不是给他下个“没礼貌”的结论而放弃;学生说脏话时善意提醒他注意使用文明用语提高个人魅力,而不是大声训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你是在帮助他,让他进步,而不是在管教他。
(三)区分场合:公共场所多用于各种礼仪常识的普及和正面宣传。学生偶有不良行为在公开场合应善意悄声提醒,强调某种现象和行为时不点名,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愿意接受你的礼仪教育。
(四)持之以恒:学校学生大多数文明礼仪意识不强、礼仪素质基础薄弱,原来生活环境接触运用礼仪行为不多。很多时候既不是学生不想用礼,也不是故意不尊重老师,而是他们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或不知道怎样做会更恰当,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提醒和引导。虽然不良行为的改变、礼仪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如果你坚持每一天都去做,你会欣喜地发现你的学生每天都在一点点进步。教师对学生不断进步的礼仪行为要有积极的回应。
(五)稳定情绪:在礼仪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因学生的顽皮(无礼)失去自己的风度,不被他激怒而大喊大叫;时刻铭记因为有毛病多的学生才需要我们这些充满爱心、充满耐心的老师。教师在学生面前失态是不符合礼仪的行为,对待学生要有爱心、信心、耐心、恒心,情绪稳定,保持风度。
(六)率先垂范:教师礼仪主要包括语言文明礼让(语音音量大小适中、语调高低、语速快慢,不说粗话、口头语,常用礼貌用语,恰当称呼他人);举止优雅得体(体态美观、不当众吸烟、不酗酒等);着装遵守原则,符合教师端庄典雅的职业特点,大型会议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穿西服、扎领带,实训教师着统一实训服便于操作指导,时刻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为我们的礼仪教育打好基础。
三 积累传统礼仪文化,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之根本
从诵读《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入手,渗透文明礼仪之根本教育。《三字经》《弟子规》孩子们虽然在一、二年级时已经背诵过了,但是当时是否理解了呢?却不得而知。现在重新复习诵读,初中的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每周诵读五条《论语》,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在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三字经》《弟子规》里的很多内容大多都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中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与《弟子规》中的“弟子规,众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都讲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这样,他们一边背诵,一边联系旧知,熟记了诵读的内容,加深了理解,渗透了做人的根本——仁、义、礼、智、信。在诵读这些国学经典中传承了我国文明礼仪的文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根本。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一)开展丰富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使弘扬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我班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就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礼仪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如:“征集文明礼仪班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会”、“文明礼仪小品”展演活动、“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和“文明礼仪书法比赛”活动。活动中,人人参与,个个都当演员,人人都背诗歌,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又生动的对自己和同学进行了教育。活动中,我们讨论出了具有班级特色的班训,评选了最佳演员、最佳课本剧、最具创意奖、最佳演讲能手、小小书法家等多个奖项。这一系列的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荣誉感,加深了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力争要做校园“文明礼仪小标兵”。
(二)利用节日,开展“我是优秀青少年”系列活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我号召学生在家做优秀青少年,为母亲做一件事,感恩母亲做孝顺父母的青少年;植树节,我号召学生栽花、植树,美化环境,做心系祖国和他人的青少年。愚人节,我让孩子们谈“愚人”和“被愚”的感受,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要做诚实的青少年。此外,针对“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我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做清洁乡村的好人好事,争当文明标兵。这些多彩的活动丰富了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
五 抓住课堂教学,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现代的学生,很多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而语文学科又承载着:文以载道“这个重任,于是我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利用好教科书这个素材,创设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例如,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如:《示儿》、《春望》等,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我们都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六 立足常规管理,常抓住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要注重平时,不可今日做,明日不做,作为班主任,我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力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比如:上课铃打响后,要求学生要迅速回到座做好上课准备;上课时,要起立站直,向老师问好;课堂上听讲,坐在板凳上要头正、身直、脚放平;升国旗时,要庄严肃穆,站直、立正、敬队礼;见到老师,要恭恭敬敬的向老师敬队礼;与同学相处,要宽容,礼貌用语不离口,等等。平日里,同学们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发现做得好的,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发现做得不好的及时给予提醒。并且每周评选一个优秀文明小组和评选一个文明之星,以此来激励孩子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七 发挥榜样的力量,贯彻文明礼仪的行为
青少年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周恩来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人格,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显得尤为重要。礼仪教育可以作为动力和导向,在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0
用右手向领导或老师问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