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印章如何才具备法律效益?

如题所述

个(私)人印章一般没有法律效力。私人印章,只有公民本人以本人的名章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一般情况下经过公安机关备案过的私人印章具有法律效力,或者是在银行进行过备案的私人印章具有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公民本人在相关法律文书上加盖名章的时候,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符合无效或可撤销 可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下。私章不能代表签名,我们在日常社会行为中,如果要私章有法律效力,必须有备案或通过公证,否则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印章包括公章和私章,前者包括单位、组织、个体工商户,国家对此实施备案管理;后者仅用于个人,国家没有实施备案管理。

扩展资料

个人印章的注意事项:

1、大小适宜:印章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纸地逼仄,可用小联珠印,自显周到。

2、数量宜少:钤印数目,古喜单数。有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择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

3、位置恰当:钤印,要慎视位置。一幅作品,总有虚实、疏密之处。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宛如挪动小小的“秤砣”,使画面均衡熨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私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私章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方形16-20MM,有机,牛角,铜质材料,可用手写体签名章。个(私)人印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2条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具备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当依照其规定。  

综上所述,公民的个人名章,只有公民本人以本人的名章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

且公民本人在相关法律文书上加盖名章的时候,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符合在无效或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下,加盖名章的行为系公民真实意思的表示,此种情形下加盖名章的行为系依法成立。依法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该公民具有法律约束力。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2

只要经过公安机关备案过的私人印章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是私人印章的法律效力有限。

私人印章,只有公民本人以本人的名章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且公民本人在相关法律文书上加盖名章的时候,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符合无效或可撤销 可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情形下。

加盖名章的行为系公民真实意思的表示,此种情形下 加盖名章的行为系依法成立。

盖章在法律上的风险是很大:

1、如果私章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备案登记不具有公信力。

2、私章是与人分离的,不像签名因个人笔迹有别而“字如其人”, 故盖下的私章是否代表本人的意思难以确定。

扩展资料:

《印章治安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经营印章业务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治安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本单位的治安防范工作:

(一) 教育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 制定并落实各项治安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三) 监督从业人员认真执行承接刻制印章查验证明和登记工作;

(四) 对公安机关检查发现的治安隐患及时整改;

(五) 发现涂改、伪造备案或准刻证明等可疑情况以及案件线索,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章治安管理办法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个人印章具备法律效力:
  第一,印章上的名字必须与自己身份证上的名字一致。
  第二,印章的刻制要符合规范。
  第三,要到正规店刻制。
第4个回答  2012-11-02
如果对方单位有存根,如果印章和存根一致,就有法律效应;如果对方单位没有存根,个人印章早就经过公证或者公认,比如名人的签章,也起到相应法律效应;如果对方没有存根,而个人印章无法证明可以代表个人意见,那没有什么作用,该合同或协议等实际上还是效力待定,最终要看个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