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长子如何尽孝

如题所述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自古就有《二十四孝》之说,它影响了中国社会六百多年。古人对孝道有三条很重要:
一,“百顺孝为先”。就是要顺从父母,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做事。
二,“父母在不远游”。就是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在他们身边生活,孝敬他们,养劳送终。
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子必须传承家族的香火,老人们都认为多子多孙才是福。在
当今社会,我们也许会免去一些繁琐的礼节和腐朽,但最基本的心意是不变的,那就是希望父母在有生之年都能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没有什么遗憾就对了。
“二十四孝”是封建社会所颂扬的二十四个孝亲典型。《二十四孝》一书不著撰人,只叙事迹,序而诗之,用以启训童蒙。后又有人配以简图,以增强直观性。这二十四个孝亲典型是虞舜、郯子、老莱子、闵损、仲由、曾参、汉文帝、郭巨、江革、蔡顺、江诗、丁兰、黄香、董永、陆绩、孟宗、王祥、王裒、吴猛、杨香、庾黔楼、唐夫人、朱寿昌、黄庭坚。这些典型有的实有其人,有的仅存在于传说中。所述孝行有的是事实,有的是神话;有的合情合理,有的则愚昧荒唐,不足为法。
在中国历史上,“孝”一向为统治者和士人百姓所看重,这是“二十四孝”得以广泛持久流传的思想基础。统治者大都信奉“忠臣出孝门”之说。“孝”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宗亲伦理关系得以维护的必要条件,故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孝”字居首位。很难想像,一个连双亲都不孝敬的人会忠于国,信于友。
以“孝”字起首的词最常见的有两个:一是孝敬,二是孝顺,二者的含义略有不同。孝敬是指对双亲的赡养和尊重;孝顺则侧重于顺从,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对父母要不分是非地绝对顺从。我们认为前者的含义较为恰当,后者则有明显偏颇。赡养、尊重父母是做儿女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而一味的顺从模糊了是非界限,应该称之为愚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4
吃素穿麻,禁绝娱乐,居住茅屋,天天悲伤,如是三年.

一楼的回答是放屁
第2个回答  2012-10-04
一,“百顺孝为先”。就是要顺从父母,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做事。
二,“父母在不远游”。就是要在父母有生之年,在他们身边生活,孝敬他们,养劳送终。
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长子必须传承家族的香火,老人们都认为多子多孙才是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