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的意思及是人写这首诗的感情表达了什么

如题所述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本诗全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思想感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4
1、次北固山下 (原诗)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2、这首诗的意思
第一句:船家摇橹声把我吵醒,睡眼朦胧地瞧了瞧远方的景象,江面上一层薄雾使远处的青山忽隐忽现。山好似那样的遥远,甚至看不清那本有的青黑色,而我路途终点可能还在山那边的那边。山的倒影拉的好长,小舟悄悄地在翠绿色的明镜似的湖面上行驶,好像生怕把什么惊醒似的。晚霞映照着湖面,一切都成了火红色。这一些好像都变得太快,水里的鱼儿也好奇地把头露出来瞧个明白。 
第二句:潮水这时已涨了起来,江面显得更为宽阔,此刻长江之上只有我一叶孤舟。我站在船头,江水不停地拍打船身。看着这宽阔的江面,望着那火红的天空,有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感。微风吹来,船帆满起。小舟奋力向前驶去。耳旁鸟、虫的鸣叫时高时低,时缓时急。躺下来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我的一切。 
第三句:再次醒来时已是黎明,但月亮仍还在天空挂了半边。昨晚的一切都显现在眼前。再看看那初生的太阳,心中不禁感到黑暗过后便是黎明,一种希望之感在心中油然而生。突然想起新年将至,想起家中老母、妻儿,想起家中黄牛、黑狗,想起往年此时已全家团圆、互敬祝福。 
第四句:而此时自己却孤身在外,不能与亲人团聚,心中不免有些悲伤,但一想到自己正为国家而奔波、忙碌,悲伤之感也就渐渐淡下。每当这时,就会动手写一封家书。此时家书已写了好几封了,只是不知怎样寄回给家乡。大雁正好北归,书信带我情回。只请大雁送信归。“儿远行在外,望母勿恐儿不归。大雁南飞家在北,而我远行不久归。”

3、感情表达
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
第2个回答  2012-09-24
本诗全意: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第3个回答  2012-09-24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是人物一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