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等地有那些历史时期留下的战争遗址?

求稍微详细一点!最好是长沙,不要太远了……

现存的湖南境内抗日战争遗址主要分布在长沙、常德、衡阳、芷江等地。遗址主要以长期的革命活动的发生地、革命事件的直接发生地和革命人物纪念地或纪念物为主, 至少有100 余处, 零散的分布在以上区域范围内, 其中有列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一些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单就衡阳而言,有衡阳城区的五马归槽、陆家祖屋、江西会馆、五桂岭抗战前线指挥所、岳屏山“抗战纪念城”碑、张家山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墓等一批抗战时期重要的遗址遗迹;到衡阳县樟木乡樟木市实地察看了写有“抗战到底是救国家救同胞救自己”的抗战标语墙;到南岳拜谒了忠烈祠、察看了游干班旧址;高岭圆形坑道据点工事遗址等。而且该市现至少有4 处抗战遗址遗迹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第1 处是“衡阳抗战纪念城”碑和牌坊。但当年蒋中正题写的碑名字迹后来被毁,现碑名是1984 由湖南省政协主席程星龄补题。第2 处是张家山衡阳保卫战阵亡将士墓。第3 处是南岳忠烈祠。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当时由中央政府决定兴建纪念并安葬抗日阵亡将士的地方。“忠烈祠”三字由蒋中正亲笔题写。第4 处是南岳游干班旧址──南岳圣经学校及礼堂。南岳游干班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曾在这里办班共为三期,为中国军队培养了3000 多名游击战骨干。
1.3遗址分类情况
通过对湖南的抗战遗址、遗迹的资料搜集整理, 根据现存遗迹的特点可分为以下6 大类。
1) 抗战文化运动及文化名人影响。全面抗战爆发后,一批著名的外省籍文化人,如郭沫若、茅盾、沈钧儒、邹韬奋、闻一多、朱自清、曹禺等纷纷随文化教育机关内迁或因其他原因来到长沙。他们通过演讲、写文章等对长沙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起了促进作用。同时,湘籍文化名人吕振羽、翦伯赞、田汉、张天翼、廖沫沙等人也先后从外地回到了长沙;一批原来在大学里初露头角的湘籍大学生黎澍、李锐等也回到了长沙。他们因人熟地熟,或办报刊,或在抗日团体和学校任职,对长沙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所起作用更大。这些文化人士与原来在长沙的文教界人士李仲融、杨荣国等人相汇合,形成了以共产党员、进步人士为骨干,广泛团结爱国人士的文化队伍。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初期,先后来长沙的学生和文化界人士达1500多人,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人士约700多人。此外,长沙的抗战文化运动还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关切和支持,史沫特莱、鹿地亘、世界学联代表团等先后访问长沙。大批文化人荟萃长沙,有力地促进了湖南抗日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 原国民党的党、政、军各部委办事处及其负责人的旧址活动地, 如陆家祖屋、五桂岭抗战前线指挥所,衡阳机场、芷江机场等;
3) 国共合作遗址纪念地,如南岳游干班旧址──南岳圣经学校及礼堂
4) 抗战胜利阶段,中国正面战场反攻的起点和国民政府的洽降地,如各大战役战场及芷江
5) 战时迁长沙各厂矿、高等院校、文化机构旧址, 如西南联大旧址、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中国青年记者学会长沙分会、会刊《抗战文化》创办地等;
6) 战时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建筑物的旧址, 如芷江抗战签字受降纪念坊、忠烈祠、抗战胜利纪功碑遗址等。
1.4保护与利用情况
目前, 由于对大多数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重视不足, 不少的遗址面临着自然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压力,遗迹中保存较好的是以抗战重要机构旧址以及抗战名人旧居为主,而消失损毁的却很多,其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如西南联大旧址、天心阁原貌不复存在了。从目前的情况看, 由于缺乏对抗战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的总体规划, 在现存的抗战遗址中被真正利用起来的不足1/ 6, 而利用的较好的只有1/ 10。如建成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仅有长沙烈士公园、南岳忠烈祠、芷江抗战受降纪念馆几处。因此,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坚持加紧抗战文物的修复、修缮, 抢救性保护现存的抗战遗址和利用好现存的抗战遗址已刻不容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24
红色革命旧址,红二、六军团旧址,苗民起义古战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第2个回答  2012-09-24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6处抗日战争历史遗迹
第3个回答  2012-09-24
西安阿房宫遗址(项羽火烧阿房宫)、临潼骊山捉蒋亭(西安事变遗址)、灞桥上双寨村(烽火戏诸侯遗址)、宝鸡陈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出汉之始)、另外陕北有许多近代战争遗址追问

陕北……

第4个回答  2012-09-24
湘潭,萍乡秋收起义。常德抗日会战。湘西剿匪。追问

亲,可不可以多找几个,最好是长沙吧……

追答

战争遗址没有多少 ,但出现很我伟人的地方,毛泽东就不必说了,曾国藩,左宗棠,雷锋。就是历史的沉淀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